字頭
释義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營隻切,音役。【說文】陶竈窻也。
又【廣韻】度侯切,音頭。義同。 【六書故】作垼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丘甚切,欽上聲。【埤蒼】坎也。【儀禮·旣夕】甸人築坅坎。【註】穿坎之名一曰坅。
又【集韻】牛錦切,音岑。子感切,音昝。義𠀤同。
【字彙】古梅字。【正字通】土木殊類,作梅,非。一曰俗墳字。今坟字。
【唐韻】居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規倫切,𠀤音鈞。【說文】平也。【詩·小推】大夫不均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以土均之法,均齊天下之政。【春官】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,恤衆也。
又調也。【詩·小雅】六轡旣均。
又徧也。【易·說卦】坤爲均。【莊子·寓言篇】萬物皆種也。以不同形相禪,始卒循環,莫得其倫,是謂天均。
又天子設四代之學,曰成均,見【禮·文王世子註】。
又造瓦之具,旋轉者也。董仲舒曰:泥之在均,惟甄者之所爲。
又樂器。【禮·樂記】樂所以立均。【尚書疏】堂上之樂,皆受笙均。堂下之樂,皆受磬均。【後漢·律歷志】冬夏至,𨻰八音,聽五均。【註】均,長七尺,繫以絲,以節樂音。
又均服,戎服也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均服振振。亦作袀。
又地名。均,古麇國,在襄陽。【唐書·中宗紀】嗣聖元年,太后遷帝房州。又遷于均。
又【集韻】王問切【正韻】禹慍切,𠀤音韻。【說文先訓】古無韻字,均卽韻也。
又與專切,音沿。【史記·夏本紀】均河海,通淮泗。【鄭元曰】均讀沿。
又叶古頑切,音鰥。【韓愈·孟郊失子詩】問天生下人,薄厚胡不均。夫曰天地人,由來不相關。
又通作鈞。【書·泰誓】厥罪惟鈞。
又或作旬。【禮·內則】旬而見。【周禮·地官】均人公旬用三日。【註】均古通旬。別作𡉲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以土均之法,鈞齊天下之政。〕 謹照原文鈞改均。〔又地名。均,古麋國,在襄陽。〕 謹按春秋左傳有麇國無麋國,麋改麇。
【集韻】乳勇切,音宂。地名。
又【韻補】與坑同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徒渾切,音屯。【玉篇】水不通不可別流。一曰草土塡水曰坉。一曰田隴。今西北莊家曰坉子。
又【廣韻】徒損切,音沌。亦塡塞也。
【唐韻】府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分房切,𠀤音方。邑里之名。【演義】坊,方也,言人所在之里爲坊。漢宮有九子坊。
又【官僚備要】太子宮曰春坊。【唐書·高宗紀】攺門下坊爲左春坊,攺典書爲右春坊。
又僧寺曰寶坊。【宋之問·登嚴莊寺閣詩】閏月再重陽,仙輿歷寶坊。
又地名。漢馮翊地,唐立坊州。
又姓。見【統譜】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符方切,音房。障也,隄也。【禮·郊特牲】祭坊與水庸事也。【註】坊祭爲八蜡之一。【經解】以舊坊爲無所用,而壞之者,必有水敗。【坊記】君子之道,譬則坊與,坊民之所不足者也,君子禮以坊德,𠛬以坊淫,命以坊欲。
又【集韻】甫妄切,音放。堤也。
又符訪切,房去聲。【春秋序】聖人包周身之坊。或作防。○按坊、防字義雖同,音切應別。《正字通》合方房二音爲一,幷闕去聲者,非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房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吻切,𠀤音憤。【說文】塵也。一曰大防。
又拌也。【前漢·貨殖傳】胃脯。【註】以末椒薑坋之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扶問切,音分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方問切,音奮。與𡊄,拚同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蒲悶切,音𦯀。塵也,聚也,𠀤也。【司馬相如·哀秦二世賦】登陂陀之長阪,坌入曾宮之嵯峨。【後漢·禰衡傳】飛詞聘辯,溢氣坌湧。【唐書·儒學傳】坌集京師。
又【集韻】普悶切【正韻】步悶切,𠀤音炃。義同。
【廣韻】他酣切【集韻】他甘切,𠀤音𦕐。水打岸也。一曰崩坍。 或作㘱𡉱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苦感切,音欿。【說文】陷也,險也。又穴也。【易】卦名。【彖傳】習坎重險也。【說卦】坎爲水。
又穿穴以葬。【禮·檀弓】其坎深不至于泉。
又穿地以祭。【禮·祭義】祭月于坎。【祭法】相近于坎壇,祭寒暑也。【註】相近當作祖迎。
又擊物聲。【詩·𨻰風】坎其擊鼓,坎其擊缶。
又用力聲。【詩·魏風】坎坎伐檀兮。
又【爾雅·釋言】坎,律銓也。【註】坎卦主法律,所以銓量輕重。
又小罍謂之坎。
又星名。【星經】九坎九星,在牛星南,主溝渠水泉。
又地名。【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】王遂出及坎欿。【註】周地。
又姓。宋附庸有坎氏。見【統譜】。
又【集韻】苦紺切,音勘。險岸也。
又叶苦簟切,音歉。【歐陽修·梅給事銘】困於翼飛,中垂且斂。一失其塗,進退以坎。 通埳。別作轗輱輡。
【廣韻】芳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鋪枚切【正韻】鋪杯切,𠀤音胚。【爾雅·釋山】山再成曰坏,一曰山一成。
又山名。【吳會志】大坏,小坏山在洮湖中,溧陽宜興之界,二山相望,水環若浮,故名。
又陶瓦未燒曰坏。【後漢·崔駰傳】坏冶一陶,羣生得理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蒲枚切,音裴。以土封罅隙也。【禮·月令】仲秋,蟄蟲坏戸。孟冬,使有司坏城郭。
又屋後牆。【淮南子·齊俗訓】魯君欲相顏闔,使人以幣先焉,闔鑿阫而遁。【揚雄·解嘲】作坏。
又神名。【莊子·大宗師】堪坏得之,以襲崑崙。通作阫。
(壞)〔古文〕𡎯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壞切,音怪。毀也。
又胡怪切,若𩟮。自毀也。【毛氏韻增】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,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。物自敗則胡怪切,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。
又【集韻】乎乖切,音懷。壞隤,山名。
又胡罪切,音瘣。【詩·小雅】譬彼壞木,疾用無枝。
又叶胡對切,音潰。【詩·大雅】無俾城壞,無獨斯畏。
又叶戸恢切,音回。【家語】孔子歌曰:泰山其頹乎,梁木其壞乎。與下萎叶。萎,音哀。
〔古文〕㘸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徂臥切,音座。行之對也。【禮·曲禮】坐如尸。【又】虛坐盡後,食坐盡前。
又便坐,別坐之處。【前漢·文翁傳】在便坐受事。
又【後漢·宣秉傳】秉修高節,光武特拜御史中丞,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,京師謂之三獨坐。
又猶守也。【左傳·桓十二年】楚伐絞,軍其南門。絞人爭出,驅楚役徒于山中。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,大敗之。
又古者謂跪爲坐。【禮·曲禮】先生琴瑟書策在前,坐而遷之。【註】坐,跪也。
又【律】有罪坐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除收帑相坐律令。
又罪人對理曰坐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鍼莊子爲坐。
又釋氏大坐曰跏趺。【蓮華經】結跏趺坐。
又與座通。【前漢·梅福傳】當戸牖之法坐。【註】正座也。
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
又【集韻】徂果切,音睉。義同。○按坐有上去二音,字韻諸書訓註皆同,惟《轉註古音》坐註引《史記》高帝紀,遂坐上坐。《正義》云:前坐字,在果反,後坐字,在臥反。《字彙》行坐之坐讀上聲,非。《正字通》謂坐字在上聲者,叶音也,亦非。 本作𡋲。【說文】从土,从畱省,土所止也。隷作坐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桓十二年】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其山下,大敗之。〕 謹照原文覆其山下改爲覆諸山下。〔本作𡊎。【說文】从土从留省,土所止也。〕 謹照說文𡊎改𡋲。留改畱。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客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丘庚切。𠀤同阬。【爾雅·釋詁】虛也。【增韻】陷也。【尚書序】焚書坑儒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羽詐坑秦降卒三十萬。
又陂塹也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跇巒坑,超唐陂。
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
又苦岡切,音康。【東方朔·七諫】高山崔嵬兮,水流湯湯。逝日將至兮,與麋鹿同坑。○按韻有通轉,如八庚韻通眞轉陽,不應作叶,後倣此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毘至切,音鼻。【說文】地相次坒也。
又配合也。一曰比肩也。
又人名。衞夫人貞子,名坒。
又與陛通。【賈誼·治安策】人君如堂,羣臣如坒。一作陛。
【六書統】古文型字。註詳六畫。
【集韻】與地同。
【韻會】古文經字。註詳糸部七畫。
【集韻】忌古作坖。註詳心部三畫。
【廣韻】古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經天切,𠀤音肩。實也,固也,勁也。【詩·大雅】實堅實好。【禮·月令】季冬之月,水澤腹堅。
又將在中軍曰中堅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衝其中堅。
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
又【諡法】彰義掩過曰堅。
又叶居銀切,音巾。【後漢·雷義傳】鄕里語曰:膠桼自謂堅,不如雷與𨻰。
考證:〔【禮·月令】季冬之月,冰澤腹堅。〕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唐干切【正韻】唐闌切,𠀤音彈。【說文】祭場也。壇之言坦也。一曰封土爲壇。【禮·祭義】燔柴于泰壇祭天也。【祭法】去祧爲壇。【註】遠廟八世祖則遷于壇,有禱則祭。互詳墠字註。【史記·文帝紀】其廣增諸祀壇場。
又楚人謂中庭曰壇,見【荆楚風俗通】。
又盟誓則立壇。【禮·雜記】孔子出魯東門,過故杏壇,曰:兹臧文仲誓盟之壇也。睹物思人,命琴而歌。
又國君朝會亦設壇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八年】鄭伯如楚,舍不爲壇,子產曰:大適小則爲壇,小適大苟舍而已,焉用作壇。
又特拜將相亦設壇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上設壇具禮,拜韓信爲大將,一軍皆驚。【唐書·裴度傳】度拜相,詔四登師壇。
又雞壇,友會也。【北戸錄】越人每相交,作壇,祭以白犬丹雞。
又瑤壇,仙境也。【張協·七命】眷椒庭于瑤壇。
又【集韻】儻旱切,音儃。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九伐之法。一曰暴內陵外則壇之。【鄭註】出其君。置空壇之地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案切【正韻】杜晏切,𠀤音但。壇曼,寬廣貌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壇以陸離。【子虛賦】案衍壇曼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時戰切,音繕。除地也。
又【集韻】上演切,音善。野土也。【楚辭·九章】鸞鳥鳳凰,日以遠兮。燕雀烏鵲,巢堂壇兮。
又亭年切,音田。【桓君山仙賦】周覽八極,還崦華壇。氾氾濫濫,隨天轉旋。
又叶直良切,音長。【楚辭·九歌】蓀壁兮紫壇,播芳椒兮成堂。 俗作壇,非。壇字从靣,不从㐭作。
【五音集韻】郞擊切,音歷。坑也。
【集韻】必駕切,音霸。堰也。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安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五切,𠀤音鄔。同隖。小障也。一曰庳城。【服虔·通俗文】營居爲塢。【戴延·西征記】蠡城以南有金門塢。【後漢·安帝紀】元初元年,遣兵屯河內衝要,皆作塢壁。【後漢·董卓傳】築塢于郿,號萬歲塢。
又山阿,唐王維別墅,在輞川,有辛夷塢。又村落。【杜甫詩】前有毒蛇後猛虎,谿行盡日無村塢。
又【集韻】烏故切,音污。野聚也。 本作隖。別作䃖埡。
〔古文〕𡏶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符分切,音汾。【說文】墓也。【禮·檀弓】古者墓而不墳。【註】土之高者曰墳。【衡山志】楚靈王之世,衡山崩,而祝融之墳壞,中有營丘九頭圖。【張衡·思𤣥賦】賭有黎之圮墳。【註】有黎,祝融也。
又水涯曰墳,大防也,所以扞水。【詩傳】辛受無道,商人慕文王而歸之,賦汝墳。
又【白虎通】三墳,分也。論三才之分,天地人之始也。【孔安國·尚書序】伏犧,神農,黃帝之書,謂之三墳,言大道也。【左傳·昭十三年】左史倚相,是能讀三墳,五典,八索,九丘。
又大也。【周禮·秋官】司烜氏共墳燭。
又與羵同。【魯語】土之怪曰墳羊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房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父吻切,𠀤音憤。土膏肥也。【書·禹貢】白墳,黑墳,赤埴墳。見土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部本切,音笨。土沸起也。【左傳·僖四年】公祭地,地墳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春官】司烜氏共墳燭。〕 謹照原書春官改秋官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直類切,垂去聲。【說文】侈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落也。【論語】未墜於地。【韓詩外傳】星墜木鳴,國人皆恐。
又【集韻】直律切,音术。義同。䃍隊隧𨽎古通,經史皆互見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滂禾切【正韻】普禾切,𠀤破平聲。【說文】阪也。滇俗稱山嶺曰長坡,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。【唐書·翰林志】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。
又飛坡。【朝野僉載】晉元帝永昌中,秦州敷水店西坡,白日飛四五里,直塞赤水坡上,桑畦麥隴,依然不動。
又【集韻】彼義切,音賁。義同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普伴切,潘上聲。平坦也。或曰發地也。
又【集韻】薄半切,音畔。坋也。
【玉篇】古文堂字。註詳八畫。
〔古文〕巛𠔜【廣韻】苦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枯昆切,𠀤音髡。地也。【釋名】順也,上順乾也。【易】卦名。【象傳】地勢坤。【說卦】坤爲地。
又叶巨員切,音拳。【桓君山仙賦】氾氾濫濫,隨天轉旋。容容無爲,壽極乾坤。【蘇軾·服胡麻賦】至陽赫赫,發自坤兮。至隂肅肅,躋于乾兮。 【說文】从土从申。土位在申,古作巛,象坤畫六斷也。 別作𠔧𦥤䰠䝿。𦥤字原作𦥑下介。䝿字从𦥑。䝿,古貴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