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修改自《西夏研究論集》(1983年版)第182-189頁《西夏文字》)
西夏是我國北宋時期以党項族為主體,包括漢、吐蕃、回鶻、契丹、女真、韃靼等族建立的封建割據地方政權。建都興慶府(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)。管轄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區及甘肅、陝西、青海、新疆和內蒙古等省區的各一部分地區。西夏在祖國的歷史上,曾起過重要作用,為創造祖國豐富多彩的文化,貢獻過自己的力量。西夏文字就是他們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。
西夏文字創於何時、何人?
元昊自制蕃書十二卷。
元昊自制蕃書,命野利仁榮演繹之,成十二卷。
其徒遇乞先創造蕃書,獨居一樓上,累年方成。
但是《遼史》則說:
德明“制蕃書十二卷,又制文字,若符篆”
《宋史》又說:
元昊自幼“通蕃漢文字”。
由此看來,早在德明時期已經有了西夏文字。德明死後,元昊繼承父位,公元1036年(宋仁宗景佑三年),命野利仁榮蒐集、整理,使其規範化,“演繹之,成十二卷”,作為國書,“教國人紀事用蕃書,而譯《孝經》、《爾雅》、《四言雜字》為蕃語”。這比較符合實際。
西夏文字仿照漢字創制,是一種典型的方塊字。
字形方整,類八分書,而書頗重複。
西夏人自己也說:
漢、夏文字“論末則殊,考本則同”。
西夏人究竟怎樣模仿僅字而創西夏文字?我們把這兩種文字的結構形式解剖、對比一下,就明白了。
字形結構 | 漢字 | 西夏字 | |
---|---|---|---|
獨立 | 人 | ||
複合 | 豎(左右、左中右結構) | 林 漸 | |
疊(上下、上中下結構,品字形) | 昌 蓝 晶 盟 㗊 器 |
|
|
左豎右疊(左右結構) | 𣳮 慢 | ||
左疊右豎(左右結構) | 數 鼓 | ||
左豎中疊右豎(左中右結構) | 衙 | ||
外圍(全包圍結構) | 回 𡇟 园 | ||
半圍(半包圍結構) | 仄 阙 冈 |
據表,可以看出西夏文字除了沒有“外圍”形式外,其餘結構形式基本上與漢字相同。漢字筆畫最少的是一畫,如“一”、“乙”。最多的繁體字竟達五十二畫,如“䨻”(音bèng)。(今按:筆畫數最多的漢字應該是“𪚥”及“𠔻”,共64畫)
西夏字筆畫最少的是四畫,如“(人)”。多的有十九畫,如“(夭、閻王)”。一般的字都在十畫左右。不像漢字那樣,差別懸殊。所以,西夏文字看起來非常均勻、瑰麗,引人入神。
西夏文字仿照扭字.漢字從仰韶文化開始,已出現圖畫文字, “距今有六千年左右”;“到了甲骨文時代,毫無疑問是經過了至少兩三千年的發展的”。而西夏文字僅僅只有九百多年的歷史,它未經過“圖畫文字”的發展過程,而是由少數人仿漢字創制的。漢字的構造原理,被許慎歸納為“指事、象形、形聲、會意、轉註、假借”,稱為“六書”。後來的學者說這是“造字之本”。有的學者認為“六書”不過是“干支表,即六行書”。但在宋代,甲骨文未出土前,“六書”之說對西夏也有影響。例如“門”字,西夏文借漢字,音“門”,字形為“”。《文海》解釋為“與門相似”,按“象形”創造的。而大部分字則是採用“會意”形式構成的。例如:“會意”形式構成的。例如:
不+動=定
不+信=疑
父+無=孤
心+憂=愁
口+無+水=渴
死+棺+地=墓
圖片來自BabelStone: Untangling the Web of Characters
在西夏人自己著的《文海》裏,對西夏字的構造,用“頭”(表示某字的頭部),“下”(表示某字的下部)、“旁”(表示某字的偏旁)、“幹”(表示某字的字幹和中心)、“從”(表示從某字)、“凡”(表示字的周圍)、“全”(表示字的全部)、“減” (表示減去某字的部分)等來解釋。例如:“聞:耳頭知全”、“魔:有幹從鬼”、“僕:使旁從奴”、“名:不凡聖生”等。
西夏字的部首,一般都函有一定意義,與漢字相似。例如:氵為、亻為、馬為、鳥為等等,西夏文字的構造是很有規律的。
我們常用的《新華字典》收了八千五百字左右.清代張廷敬、張玉書等編的《康熙字典》,收了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字,現在的漢字約有五萬多字。(今按:漢字總共有多少字?)
西夏字有多少?西夏人自己編的《文海》,現存三千零六十四字;《音同》收六千一百三十三字。(實際上只有五千八百多字)此書出版於公元1132年(宋高宗紹興二年),這時西夏文字僅有九十六年的歷史,距西夏滅亡(公元1227年)還有九十五年歷史, 而文字是不斷發展變化的, 仁孝時期(公元1140-1193年)西夏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發展到了高峯,校刊出刊過數以千卷計的西夏文經, 肯定會出現大量新字。西夏陵墓出土的大量西夏文殘碑,樹有一些辭書上沒有的新字。根據現在資料可以斷定,西夏文字有六千多字(包括異體字),是沒有問題的。
古今文字集成西夏文部分基於《簡明夏漢字典》(2012版),共收6074個單字(包括異體字、韻字和訛體),同時根據Unicode標準收錄其他來源的西夏文。西夏國書《同音》字典的作者在《序言》中說:其書“大字6133,注字6230”。注字無誤,大字多統計近300字,其後以訛傳訛,學術界至今誤認爲“西夏字共計6000多字”,從現有的資料可以肯定,西夏字只有5800多字,其餘爲異體和訛體字。由於《同音》、《文海》等字書殘缺,缺少部分難以考證,但《簡明夏漢字典》除對《同音》甲、乙、丙三個版本和《文海》重新覈準外,還考證吸收了《同義》、《文海寶韻》、《同音文海寶韻合編》和《五音切韻》等字書、韻書新字80個,力求將更多的資料提供給讀者。
《同音》(丁種本) Tang. 18/15 [Inv. No. 8365]
西夏仿《韻鏡》的九音分類,而編《音同》;仿司馬光的《切韻指掌圖》,而編《五聲切韻》;又仿《廣韻》, 而編《文海》。漢文的平、上、去、入四聲,在《掌中珠》裏也有反映,用點表示四聲。例如:風,音 .勒,平聲;眶,音.誇,上聲;節,音則.,去聲;至,音能. 入聲。但是,去聲和入聲字很少,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?羅福萇說:“宋都汴京,故西夏譯語以中原音為標準,蓋北方無入聲,至入則轉平。“(見《西夏國書略說》)西夏人這種向先進文化學習的精神,值得後人學習。
公元1345年(元至正五年)建造的居庸關六體文碑,其中有西夏文,1870 年英國學者魏利亞( A·Wylia )認為是“女真小字"。1895年法國人狄維里亞( Mr. Devieria)才肯定是“西夏國書”。1898年,狄民認定《涼州感通塔碑銘》亦為“西夏國書”。1908年,俄國人柯茲洛夫(Пётр Кузьми́ч Козло́в)在我國內蒙古額濟納旗黑水城址,掘一古塔,劫去數以千計的各種文物資料,其中有《文海》、《音同》、《掌中珠》等。
“十月革命以前,俄國人伊鳳閣(А.И.Иванов)利用被劫去的《掌中珠》進行研究。1919 年,我國學者羅福成研究出版了《西夏譯蓮華經考釋》、《西夏國書類編》。同年,其弟羅福萇出版了《西里國書略說》。1933年,王靜如出版了《西夏研究》。我國學者在國內外都有影響。
六十年代開始,國內外對這一學科又開始重視起來,1962 年,中國科學院招收西夏文研究生。目前我國研究西夏文的不僅有年過七旬的老前輩,如北京的王靜如、羅福頤先生;甘肅的張思溫先生;寧夏的羅雪橋先生;臺灣的龔煌域先生。而且還出現了一批年青的專業人且和業餘愛好者,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、歷史研究所、中山大學、西南民族學院、甘肅省博物館等,都有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人員。
在國外,日本、蘇聯、法國、英國等都有人從事這一研究工 作,著名的有日本的西田龍雄、橋本萬太郎教授,俄羅斯的克恰諾夫(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Кычанов)、索弗羅諾夫(Mikhail Viktorovich Sofronov)教授等。
來自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ist_of_Tangutologists
名字 | 年代 | 國家 | 貢獻 |
---|---|---|---|
羅振玉 | 1866–1940 | 中國 |
Collection of Western Xia Official Seals (1927) |
羅福成 | 1885–1960 | 中國 |
Study of the Lotus Sutra in Tangut (1914) |
羅福萇 | 1895–1921 | 中國 |
Brief Explanation of the Western Xia Script (1914) |
王静如 | 1903–1990 | 中國 |
"Notes on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transcriptions of the Hsi-hsia (Tangutan) language" (1930) Research on the Western Xia (1933) "Introduction to the Phonetic System of the Tangut Language" (1982) |
羅福頤 | 1905–1981 | 中國 |
Collected Study of Official Seals of the Western Xia (1982) |
黃振華 | 1930–2003 | 中國 |
《文海研究》 Study of the Sea of Characters (1983) Researches in Tangut History (1989) |
李範文 | 1932- | 中國 |
Study of the Homophones (1986) |
牛达生 | 1933- | 中國 |
The Western Xia Square Pagoda at Baisigou (2005) |
龔煌城 | 1934–2010 | 中國臺灣 |
《西夏語的音韻轉換與語音構擬》 "The phon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angut through examination of phonological alternations" (1989) |
白濱 | 1936-2022 | 中國 |
《文海研究》 Study of the Sea of Characters (1983) Researches in Tangut History (1989) |
史金波 | 1940- | 中國 |
《文海研究》 Study of the Sea of Characters (1983)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m in the Western Xia (1988) Study of Western Xia Publishing (2004) |
聶鴻音 | 1954- | 中國 |
"Study of the phonetic symbols used in the Pearl in the Palm" (1987) "Tangutology During the Past Decades" (1993) |
林英津 | 1955- | 中國臺灣 |
Study of the Tangut translation of "Sunzi's Art of War" (1994) |
賈常業 | 1954- | 中國 | |
景永時 | 1959- | 中國 |
Translations of books and articles by Russian Tangutologists Design of Tangut fonts |
韓小忙 | 1963- | 中國 | |
孫伯君 | 1966- | 中國 |
《西夏新譯佛經中的特殊標音漢字》 "Sanskrit-Chinese phonetic transcriptions and the Northwest Chinese dialect in Tangut translations of sūtras" (2007) |
戴忠沛 | 1977- | 中國香港 |
Tai Chung-pui (2018). “Tibetan Buddhism practice of inner fire meditation as recorded in Tangut fragments with Tibetan phonetic glosses”, 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, 2(3), 163-184. Sun Bojun, and Tai Chung-pui (2012). “Features of the Tangut consonant system as reflected in Sanskrit-Tangut transliterations”, in Nathan W. Hill (ed.) Medieval Tibeto-Burman Languages 5. Leiden: Brill, 353-386. 戴忠沛 (2010)「藏文注音西夏文殘片綜述」,載聶鴻音、孫伯君編《中國多文字時代的歷史文獻研究》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第 41-51 頁。 戴忠沛 (2009)「五份新見藏文注音西夏文殘片校釋」,《寧夏社會科學》2009 年第 6 期,第 95-99 頁。 戴忠沛 (2009)「藏文注音西夏文殘片的分類和來源」,《民族研究》2009 年第 6 期,第 58-63 頁。 戴忠沛 (2007)「莫高窟北區出土西夏文殘片補考」,《西夏學》第 2 期,第 120-124 頁。 戴忠沛 (2006)「法藏西夏文〈占察善惡業報經〉殘片考」,《寧夏社會科學》2006 年第 4 期,第 94-96 頁。 |
龔勳 | 1990- | 中國 |
"Uvulars and uvularization in Tangut phonology" (2020) |
西田龍雄 (Nishida Tatsuo) |
1928–2012 | 日本 |
Study of the Hsi-Hsia Language (1964)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the Tangut Kingdom (1997) |
橋本萬太郎 (Hashimoto Mantaro) |
1932-1987 | 日本 | |
(Arakawa Shintarō) |
1971- | 日本 |
《西夏語通韻字典》(1997) Tangut-Russian-English-Chinese Dictionary' (2006) |
三宅英雄 |
1971- | 美國 |
"Sketch of Pre-Tangut" (2012) |
邓如萍 Ruth W. Dunnell |
1950- | 美國 |
"The 1094 Sino-Tangut Gantong Stupa Stele Inscription of Wuwei" (1988) The Great State of White and High: Buddhism and State Formation in Eleventh-Century Xia (1996) |
伊鳳閣 Aleksei Ivanovich Ivanov (Алексе́й Ива́нович Ивано́в) |
1878–1937 | 前蘇聯 |
"Monuments de l'écriture tangout" (1920) |
聶歷山 Nikolai Aleksandrovich Nevsky |
1892–1937 | 前蘇聯 |
"A Brief Manual of the Si-Hia Characters with Tibetan Transcriptions" (1926) Tangut Philology (1960) |
Vsevolod Sergeevich Kolokolov (Все́волод Серге́евич Ко́локолов) |
1896–1979 | 前蘇聯 |
Chinese Classics in Tangut Translation (1966) Sea of Characters (1969) |
索弗羅諾夫 Mikhail Viktorovich Sofronov (Михаи́л Ви́кторович Софро́нов) |
1929- | 俄羅斯 |
《西夏語法書》 Grammar of the Tangut Language (1968) The Dictionary of Tangut (Xi Xia). The Tangut-Russian-English-Chinese Dictionary |
克恰諾夫 Evgenij Ivanovich Kychanov (Евге́ний Ива́нович Кыча́нов) |
1932–2013 | 俄羅斯 |
Chinese Classics in Tangut Translation (1966)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the Tangut State (1968) Sea of Characters (1969) Tangut-Russian-English-Chinese Dictionary' (2006) |
Anatoly Pavlovich Terentev-Katansky (Анато́лий Па́влович Тере́нтьев-Ката́нский) |
1934–1998 | 俄羅斯 |
Book Publishing in the Tangut State (1981) Sea of Characters (1969) |
克平 Ksenia Borisovna Kepping (Ксе́ния Бори́совна Ке́пинг) |
1937–2002 | 俄羅斯 |
Sea of Characters (1969) Sunzi in Tangut translation (1979) Morphology of the Tangut Language (1985) "Tangut Ritual Language" (1996) |
索羅寧 (Кири́лл Ю́рьевич Соло́нин) |
1969- | 俄羅斯 |
"Hongzhou Buddhism in Xixia and the Heritage of Zongmi (780–841)" (2003) "The Chan Teaching of Nanyang Huizhong (?-775) in Tangut Translation" (2012) "The "Perfect Teaching" and Liao Sources of Tangut Chan Buddhism: A Study of Jiexing zhaoxin tu" (2013) 《大鹏展翅:藏传佛教新旧译密咒在西夏的传播》 |
扎伊采夫 (Вячесла́в Петро́вич За́йцев) |
1976- | 俄羅斯 |
"Re-examination of the Tangut Fragment Or. 12380/3495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British Library" (2016) |
卜士礼 Stephen Wootton Bushell |
1844–1908 | 英國 |
"The Hsi Hsia Dynasty of Tangut, their Money and Peculiar Script" (1985–1986) "The Tangut script in the Nan K'ou Pass" (1899) |
Gerard Clauson | 1891–1974 | 英國 |
Skeleton Dictionary of the Hsi-Hsia Language (1938–1963, manuscript published posthumously in 2016) |
魏安 |
1960- | 英國 |
Musical Notation for Flute in Tangut Manuscripts (2012) Gerard Clauson's Skeleton Tangut (Hsi Hsia) Dictionary: A facsimile edition (2016) |
Gabriel Devéria | 1844–1899 | 法國 |
"L'Écriture du Royaume de Si-Hia ou Tangout" (1898) "Stèle Si-hia de Leang-tcheou" (1898) |
Georges Morisse | 1910- | 法國 |
"Contribution préliminaire à l'étude de l'écriture et de la langue si-hia" (1904) — study of the Tangut translation of the Saddharma Puṇḍarīka (Lotus Sutra). |
向柏霖 |
1979- | 法國 |
"The origin of vowel alternations in the Tangut verb" (2009) "The structure of the Tangut verb" (2011) Esquisse de phonologie et de morphologie historique du tangoute (2014) |
Romain Lefebvre | 1981- | 法國 |
L'imaginaire de l'autre : Étude et analyse de la réception du volume 41 de l'Avataṃsakasūtra en langue tangoute, conservé à l'Université de Pékin et à l'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du Collège de France (2013) |
Luc Kwanten | 1943-2021 | 比利時 |
The Timely Pearl: A 12th Century Tangut-Chinese Glossary (1982) "The Phonological hypothesis of the Hsi Hsia [Tangut] Language," (1984) "Special Research Problems in Hsi Hsia [Tangut] History and Linguistics" (1985) "The Structure of the Tangut [Hsi Hsia] characters" (1989) |
高奕睿 |
1967- | 匈牙利 |
"The Tangut translation of the General's Garden by Zhuge Liang" (2011) Translating Chinese Tradition and Teaching Tangut Culture (2015) |
Eric Grinstead | 1921-2008 | 新西蘭 |
The Tangut Tripitaka (1971) Analysis of the Tangut Script (1972) |
目前常見的西夏文字體有日本今昔文字鏡的西夏文字體、景永時字體、柳長青字體。詳情請參考盤點常見的西夏文字體。今昔文字鏡的字體是目前網上最容易找到的西夏文字體,但錯字較多。需要下載的可以到今昔文字鏡的官網下載(下載“TTF_download ”下的M202、M203)。而景永時字體是目前學界使用最多的字體。本網站曾經使用過文字鏡字體,現採用的是根據Unicode文件修改的景永時字體。其他西夏文字體請到這裏下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