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送切,音貢。【說文】作贛。賜也。从竷省聲。籀文作𧹄。【韻會】通作貢。【禮·樂記】子贛見師乙而問焉。 

【集韻】𣹟,水名,出豫章。或作灨,通作贛。 

【集韻】古禫切,音感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豫章郡贛。【註】豫章水出西南,北入大江。如淳曰音感。 

【集韻】古暗切,音紺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琅邪郡贛楡。【註】師古曰:贛,音紺。 

【集韻】呼貢切,與戇同。愚也。 

【集韻】陟降切,音憃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呼降切。賜也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博蓋切,音䟺。【埤雅】貝以其背用,故謂之貝。【說文】海介蟲也。古者貨貝而寶龜,周而有泉,至秦廢貝行錢。【爾雅·釋魚】貝居陸贆,在水者蜬,大者魧,小者𧐐。【註】大貝如車渠,細貝亦有紫色者。【又】餘貾黃白文。【註】黃爲質,白文爲點。【又】餘泉白黃文。【註】白爲質,黃爲文點,今紫貝也。【又】蚆博而頯。【註】頯者,中央廣兩頭銳。【又】蜠大而險。【註】險者,謂汙薄。【疏】此辨貝居陸,居水,大小文采不同之名也。【相貝經】朱仲受之於琴高,以遺會稽大守嚴助,其略曰:貝盈尺,狀如赤電黑雲曰紫貝,赤質紅章曰珠貝,靑地綠文曰綬貝,黑文黃畫曰霞貝。下此有浮貝、濯貝、皭貝、慧貝。

【山海經】隂山漁水中多文貝,邽山濛水多黃貝。【易·震卦】億喪貝。【註】貝,資貨糧用之屬也。【書·盤庚】具乃貝玉。【疏】貝者,水蟲。古人取其甲以爲貨,如今之用錢然。

【顧命】大貝。【傳】大貝如車渠。【史記·平準書】農工商交易之路通,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。【註】《食貸志》有十朋五貝,皆用爲貨,各有多少,兩貝爲朋,故直二百一十六。

錦名。【書·禹貢】厥篚織貝。【疏】貝,錦名。【詩·小雅】萋兮斐兮,成是貝錦。

樂器。【正字通】梵貝,大可容數斗,乃蠡之大者,南蠻吹以節樂。

飾也。【詩·魯頌】貝胄朱綅。【傳】貝胄,貝飾也。【疏】貝甲有文章,故以爲飾。

州名。【廣韻】周置貝州,以貝丘爲名。

姓。【玉篇】貝氏,出淸河貝丘。《姓苑》:古有賢者貝獨坐,唐有貝韜。 

【正韻】邦妹切,音背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敗古作貝。註詳攴部七畫。

〔古文〕𠨀【唐韻】陟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知盈切,𠀤音禎。【說文】卜問也。从卜,貝,以爲贄。【徐曰】《周禮》有大貞禮,謂卜人事也。 

【易·乾卦】元亨利貞。【疏】貞,正也。

【文言】貞者,事之幹也。【書·太甲】一人元良,萬邦以貞。【疏】天子有大善,則天下得其正。 

【書·洪範】曰貞,曰悔。【傳】內卦曰貞,外卦曰悔。 

【禮·檀弓】故謂夫子貞惠文子。【疏】諡法,外內用情曰貞。 

【釋名】貞,定也。精定不動惑也。

木名。【本草】女貞,木名。蘇頌曰:女貞,負霜蔥翠,故貞女慕其名。一名冬靑。

【唐韻】房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扶缶切,𠀤音婦。【說文】恃也。从人守貝,有所恃也。【史記·魏其武安侯傳】武安負貴而好權。 

【說文】一曰受貸不償。【前漢·鄧通傳】通家尚負責數鉅萬。 

【釋名】負,背也。置項背也。【玉篇】擔也。或作偩。【廣韻】荷也。【易·解卦】負且乗,致𡨥至。【詩·大雅】是任是負。【左傳·莊二十年】弛於負擔。

背也。【禮·明堂位】天子負斧,依南鄕而立。【註】負之言背也。

依也。【孟子】虎負嵎。【趙岐註】虎依嵎而怒。

失也。【戰國策】公負令秦與强齊戰。【註】負,猶失也。

老母之稱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常從王媼、武負貰酒。【漢書註】如淳曰:俗謂老大母爲阿負。師古曰:《列女傳》云魏曲沃負者,魏大夫如耳之母也。古語謂老母爲負耳。

敗也。【史記·𨻰丞相世家】無益於勝負之數。【孫子·攻謀篇】一勝一負。

憂也。【後漢·章帝紀】刺史二千石不爲負。【註】負,猶憂也。

愧也。【後漢·張步傳】負負無可言。【註】負,愧也。 

【廣韻】背恩忘德曰負。【李陵·答蘇武書】陵雖孤恩,漢亦負德。 

【類篇】違也。【史記·信陵君傳】以負於魏。【註】索隱曰:負音佩。 

【唐韻正】叶房以切。【詩·小雅】螟蛉有子,果蠃負之。敎誨爾子,式穀似之。

叶房遇切。【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傍夭矯以橫出,互黝糾而搏負。下岪蔚以璀錯,上崎嶬而重注。○按負字,古音房以反。自《魯靈光殿賦》始讀爲房遇反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送切,攻去聲。【說文】獻功也。【書·禹貢序】禹別九州,隨山濬川,任土作貢。【傳】任其土地所有,定其貢賦之差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以九貢致邦國之用。【禮·曲禮】五官致貢曰享。【註】貢,功也。 

【易·繫辭】六爻之義,易以貢。【註】告也。 

【爾雅·釋詁】貢,賜也。 

【廣雅】貢,上也。 

【玉篇】貢,通也。 

【廣韻】貢,薦也。

姓。【前漢·貢禹傳】字少翁,琅邪人。【急就篇】孔子弟子子貢,其後以字爲氏。

〔古文〕㒲【唐韻】昨哉切【集韻】牆來切,𠀤音裁。【說文】人所寶也。【徐曰】可入用者也。【玉篇】納財,謂食穀也,貨也,賂也。【易·繫辭】何以聚人曰財。【註】財,所以資物生也。【書·禹貢】底愼財賦。【傳】所愼者,財貨貢賦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以九賦斂財賄。【註】財,泉穀也。【禮·坊記】先財而後禮。【註】幣帛也。

【禮器】設於地財。【註】財,物也。各是土地之物。

與裁通。【易·泰卦】后以財成天地之道。【釋文】財,荀作裁。【爾雅·釋言疏】裁、財音義同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民里社各自財以祠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作自裁。

與材通。【孟子】有達財者。

與纔通。【史記·孝文本紀】太僕見馬遺財足。【註】財,與纔同。 

【集韻】昨代切,音在。義同。 

【韻補】叶前西切。【舜·南風之歌】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民之財兮。○按《唐韻正》支、齊兩韻本通。

考證:〔

【禮器】設於用財。〕 謹照原文用改地。

〔古文〕𧵩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側革切【正韻】側格切,𠀤音窄。【說文】求也。【左傳·桓十三年】宋多責賂於鄭。

非也。【書·君奭】誕無我責。【傳】汝大無非責我留。

誅責也。【詩·邶風·旄丘序】責衞伯也。【禮·表記】君子與其有諾責也,寧有己怨。【疏】責,謂許而不與而被責。

責讓也。【左傳·僖十五年】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【註】微刺也。

任也。【孟子】有言責者。

取也。【戰國策】歸其劒而責之金。

問也。【史記·周勃世家】吏簿責條侯。【註】簿問其辭情。

自訟也。【前漢·韓延壽傳】痛自刻責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側賣切。與債同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聽稱責以傅別。【註】稱責,謂貸子。【疏】謂舉責生子,彼此俱爲稱意,故曰稱責也。【左傳·成十八年】施舍已責。【註】止逋責。

叶側棘切。【柳宗元·懲咎賦】旣明懼夫天討兮,又幽慄兮鬼責。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,類麏䴥之不息。

考證:〔【禮·表記】君子與有諾責也〕 謹照原文與下增其字。

〔古文〕臤贒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戸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戸千切,𠀤音弦。【說文】多才也。【玉篇】有善行也。【易·鼎卦】大亨,以養聖賢。

【繫辭】可久則賢人之德,可大則賢人之業。【書·大禹謨】野無遺賢。

【咸有一德】任官惟賢材。 

【禮·內則】若富,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。【註】賢,猶善也。

勝也。【禮·投壷】某賢於某若干純。【註】以勝爲賢。

下見切,音現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《輪人》:五分其轂之長,去一以爲賢。【註】賢,大穿也。 

【韻補】叶下珍切。【詩·小雅】我從事獨賢。叶上臣。【前漢·敘傳】旣登爵位,祿賜頤賢,布衾疏食,用儉飭身。

〔古文〕䞈𣱷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呼臥切,火去聲。【說文】財也。【廣韻】貨者,化也。變化反易之物,故字有化也。【易·繫辭】日中爲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貨,交易而退。【書·洪範】八政,二曰貨。【傳】貨,寶用物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商賈阜通貨賄。【註】金玉曰貨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貨,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,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。

賂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晉侯有疾,曹伯之豎侯獳貨筮史,使曰:以曹爲解。【註】貨,猶賂也。 

【玉篇】貨,賣也。 【六書故】作𧴦。

【唐韻】之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職日切,𠀤音桎。【易·繫辭】原始要終,以爲質也。【註】質,體也。 

【詩·小雅】民之質矣。【傳】質,成也。【朱傳】實也。

【大雅】虞芮質厥成。【傳】質,成也。成,平也。【疏】三字義同,故以質爲成,以成爲平。【朱傳】質,正。成,平也。 

【詩·小雅】發彼有的。【傳】的,質也。【疏】十尺曰侯,四尺曰鵠,二尺曰正,四寸曰質。鵠及正、質,皆在侯中也。 

【周禮·地官·質人】大市曰質,小市曰劑。【註】質劑者,爲之券藏之也。 

【儀禮·士冠禮】質明行事。【註】質,正也。【禮·月令】黑黃蒼赤,莫不質良。【註】所染者當得眞采正善也。

【聘義】君子於其所尊,弗敢質。【註】質謂正自相當。 

【禮·曲禮】質君之前。【註】質猶對也, 

【廣雅】質,地也。【禮·禮器】禮釋回增美質。【註】質,猶性也。 

【公羊傳·定八年】弓繡質。【註】質,拊也。 

【史記·范睢傳】不足以當椹質。【註】質,剉刃也。 

【前漢·張釋之傳】具以質言。【註】質,誠也。 

【廣雅】問也,定也。 

【小爾雅】質,信也。 

【玉篇】主也,樸也。【禮·樂記】中正無邪,禮之質也。【註】質,猶本也。禮爲之文飾也。

姓。【前漢·貨殖傳】質氏以洒削而鼎食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陟利切,音致。【說文】以物相贅。【左傳·隱三年】故周鄭交質。 

【集韻】脂利切。贄,亦作質。【左傳·昭三年】將奉質幣,以無失時。【晉語】臣委質于翟之鼓。【孟子】不傳質爲臣。

考證:〔【詩·小雅】發彼有的。【傳】的,質也。【疏】十尺爲𠋫,四尺爲鵠,二尺曰正,四寸曰質。鵠及正質,皆在𠋫中也。〕 謹照原文兩爲字𠀤改曰。兩𠋫字𠀤改侯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方願切,音畈。【說文】買賤賣貴者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市】夕市,夕時而市,販夫販婦爲主。【註】販夫販婦,朝資夕賣。【禮·曲禮】雖負販者,必有尊也。【史記·呂不韋傳】往來販賤賣貴。【集韻】或作𧶶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他含切,音𣤉。【說文】欲物也。【釋名】貪,探也。探入他分也。【詩·大雅】貪人敗類。【禮·禮運】用人之仁,去其貪。【屈原·離騷】衆皆競進以貪婪兮。【王逸註】愛財曰貪,愛食曰婪。 

【集韻】他紺切,音探。義同。

〔古文〕𡧋【唐韻】符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皮巾切【正韻】毗賔切,𠀤音頻。【說文】財分少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寠,貧也。【註】謂貧陋。【疏】貧者,無財也。【書·洪範】六極,四曰貧。【傳】困於財。【詩·邶風】終寠且貧。【晉語】韓宣子憂貧,叔向賀之。 

【韻補】叶頻眠切,音騈。【歐陽修·送魏主簿詩】士欲見所守,視其居賤貧。何用慰離居,贈子以短篇。

【廣韻】方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悲檢切,𠀤音疺。【說文】損也。【公羊傳·隱二年】何以不氏貶。【註】貶,猶損也。【杜預·春秋序】《春秋》雖以一字爲褒貶。 

【詩·大雅】我位孔貶。【傳】貶,墜也。 

【玉篇】減也。 

【增韻】謫也,抑也。 

【集韻】補范切,音覂。義同。

通作辯。【周禮·秋官·士師】若邦凶荒,則以荒辯之灋治之。【註】辯,當爲貶。遭飢荒,則𠛬罰,國事有所貶損,作權時灋也。

通作辨。【禮·玉藻】立容辨。【註】辨,讀爲貶。自貶𤰞,謂罄折也。 

【集韻】扶法切,音乏。【類篇】射者所蔽。

【唐韻】古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𠋫切,𠀤音構。【說文】以財有所求也。【史記·韓世家】將西購於秦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乃多以金購豨將。【註】師古曰:購,設賞募也。

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購,蔏簍。【註】舍人曰:購,一名蔏蔞。 

【集韻】居侯切,音鉤。義同。

【廣韻】丁呂切【集韻】展呂切,𠀤音䘢。【說文】積也。【玉篇】藏也。【廣韻】居也。【公羊傳·僖三年】無貯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夫積貯者,天下之大命也。

與𡪄、褚同。【周禮·地官·廛人註】謂貨物𡪄藏於市中。【釋文】𡪄本或作貯,又作褚,皆同。

同著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積著之理。【註】著,張呂反。𡪄字原从宁从著作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玩切,音瓘。【說文】貫,錢貝之貫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京師之錢累百鉅萬,貫朽而不可校。 

【博雅】穿也。【五經文字】旣穿曰貫。【易·剝卦】貫魚。【釋文】貫,穿也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豈不同條共貫與。【註】貫者,聮絡貫穿。

中也。【儀禮·鄕射禮】不貫不釋。【註】貫,猶中也。 

【穀梁傳·昭十九年】羈貫成童。【註】羈貫,謂交午剪髮以爲飾。 

【晉書·文苑傳】架彼辭人,共超淸貫。【正字通】侍從之官曰淸貫。

姓。【姓氏急就篇】趙相貫高。【古音略】貫高之貫,音冠。 

【博雅】累也。 

【韻府】本貫,鄕籍也。

國名。【括地志】故貫城卽古貫國,在曹州濟隂縣。 

【詩·魏風】三歲貫女。【傳】貫,事也。【釋文】古亂反。○按朱傳:貫,習也。音慣。 
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古患切,音慣。慣,亦作貫。【爾雅·釋詁】貫,習也。【詩·齊風】射則貫兮。【釋文】毛古亂反,中也。鄭古患反,習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習慣如自然。【註】師古曰:貫,亦習也。 

【集韻】烏關切,音彎。彎,亦作貫。【史記·伍子胥傳】貫弓執矢嚮使者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古丸切,音官。義同。○按《說文》毌,穿物持之也,音古丸切,貫音古玩切,毌與貫通,故經典貫亦音官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而至切,音樲。【說文】副益也。【書·周官】貳公弘化。【傳】副貳三公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掌邦之六典、八灋、八則之貳。【註】貳,副也。【禮·少儀】乗貳車則式。【註】貳車,副車。

與二同。【易·坎卦】樽酒簋貳。【註】一樽之酒,二簋之食。【禮·曲禮】雖貳不辭。【註】貳,謂重殽膳也。

【坊記】惟卜之日稱二君。【註】二,當爲貳 

【爾雅·釋詁】貳,疑也。【疏】貳者,心疑不一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任賢勿貳。【詩·大雅】無貳爾心。【左傳·閔元年】閒攜貳。【註】離而相疑者,則當因而閒之。 

【左傳·隱元年】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。【註】鄙,鄭邊邑。貳,兩屬也。 

【左傳·隱二年】王貳于虢。【註】王欲分政於虢。 

【玉篇】代也,敵也,𠀤也。

姓。【廣韻】《後秦錄》有後魏平陽太守貳塵。

〔古文〕𧶤【唐韻】【集韻】才線切【正韻】在線切,𠀤音羨。【說文】賈少也。【玉篇】𤰞下也,不貴也。【廣韻】輕賤。【易·屯卦】以貴下賤,大得民也。【書·旅獒】不貴異物,賤用物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糴甚貴傷民,甚賤傷農。

姓。【風俗通】漢北平太守賤瓊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彼義切【正韻】必轡切,𠀤音臂。【說文】飾也。【易·賁卦】山下有火,賁。【釋文】鄭云:變也。文飾之貌。王肅云:有文飾,黃白色。

【序卦】賁,飾也。

【雜卦傳】賁,無色也。【書·湯誥】賁若草木。【註】賁,飾也。【詩·小雅】賁然來思。 

【集韻】逋還切,音班。【易·賁卦·釋文】傅氏云:賁,古班字。文章貌。 

【集韻】符分切,音焚。【書·盤庚】用宏兹賁。【傳】宏、賁,皆大也。【詩·大雅】賁鼓維鏞。【傳】賁,大鼓也。 

【爾雅·釋魚】龜三足,賁。【疏】龜之三足者名賁。 

【廣韻】博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逋昆切,𠀤音奔。【書·立政】綴衣虎賁。【傳】虎賁以勇力事王。【周禮·夏官·虎賁氏】掌先後王,而趨以卒伍。

【旅賁氏】掌執戈盾,夾王車而趨。【孟子】若是,則夫子過孟賁遠矣。【趙註】賁,勇士也。 

【集韻】父吻切。與憤同。【禮·樂記】粗厲、猛起、奮末、廣賁,之音作,而民剛毅。【註】賁,讀爲憤。憤,怒氣充實也。

沸也。【穀梁傳·僖十年】覆酒於地而地賁。【註】賁,沸起也。【釋文】與瀵同。

地名。【穀梁傳·昭五年】叔弓帥師,敗莒師于賁泉。【註】賁泉,魯地。扶粉反。 

【集韻】方問切,音糞。【禮·射義】賁軍之將。【註】賁讀爲僨,猶覆敗也。 

【集韻】力竹切,音六。賁渾,地名。【公羊傳·宣三年】楚子伐賁渾之戎。【釋文】賁,舊音六。【左傳】【穀梁傳】作陸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符非切,音肥。姓也。【前漢·英布傳】中大夫賁赫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董憲將賁休。【註】前書賁赫,音肥,今姓音奔。 

【集韻】孚袁切,音翻。番禺。【山海經】作賁禺。

【廣韻】舒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始制切,𠀤音世。【說文】貸也。【廣雅】賒也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常從王媼、武負貰酒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諸賈人末作貰貸。 

【前漢·文三王傳】得見貰赦。【註】師古曰:貰,謂寬其罪。 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神夜切,音射。

【集韻】式夜切,音赦。義𠀤同。 

【集韻】時制切,音誓。漢侯國名。 

【韻補】叶詩戈切。【白居易·效陶詩】家醞飮已盡,村中無酒貰。坐愁今夜醒,其奈秋懷何。補遺:【字彙補】與貰同。見《佩觿》。貰字上从卋作。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他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托協切,𠀤音帖。【說文】以物爲質也。 

【增韻】裨也,依附也,黏置也。 

【篇海】𠧪貼,謂舒爽也。𠧪音條。

〔古文〕𡭙𧸋【唐韻】居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歸謂切,𠀤音餽。【說文】作䝿,物不賤也。【易•繫辭】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。【書•旅獒】不貴異物,賤用物。 

【玉篇】高也,尊也。【易•繫辭】崇高莫大乎富貴。【周禮•天官•大宰】以八統詔王馭萬民,六曰尊貴。

【禮•祭儀】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。【註】貴謂燕賜有加於諸臣也。

【孟子】用下敬上,謂之貴貴。

欲也。【戰國策】貴合於秦以伐齊。【註】貴,猶欲也。 

【玉篇】多價也。【前漢•食貨志】器苦惡賈貴。 

【釋名】貴,歸也,物所歸仰也。

姓。【風俗通】廬江太守貴遷。

州名。【韻會】春秋駱越地,隋鬰州,唐攺貴州。

〔古文〕𧵮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放切【正韻】虛放切,𠀤音况。【說文】賜也。【廣韻】與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中心貺之。【儀禮·士昏禮】吾子有惠,貺室某也。

與況通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遭天地況施。 

【韻補】叶虛王切,音荒。【左傳·僖十五年】女承筐,亦無貺也。【楚辭·九章】荼薺不同畞兮,蘭茝幽而自芳。惟佳人之永都兮,更統世以自貺。 【類篇】或从光作𧵦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他代切,音態。【說文】施也。【廣雅】予也。【玉篇】假也,借盈也,以物與人更還其主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泉府】凡民之貸者,與其有司,辨而授之。【左傳·文十四年】盡其家貸於公,有司以繼。 

【集韻】惕得切,音慝。本作貣。【五經文字】貸,或相承借爲貣字。【唐韻正】乞貸之貸爲入聲,出貸與人之貸爲去聲。【禮·月令】命太史守典奉法,司天日月星辰之行,宿離不貸。【註】宿,猶止也。離,猶行也。言占𠋫躔次進退之度數不差忒也。【音義】吐得反。又音二。【又】季夏,命婦官染采,黼黻文章,必以法故,無或差貸。【註】言所染五色,如其舊法不攺易也。【音義】他得反。又音二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敵德切,音特。義同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莫𠋫切,音茂。【說文】作𧶻。易財也。【徐曰】𧶻,猶亂也,交互之義。【五經文字】𧶻,經典相承,隷省作貿。【爾雅·釋言】貿,市也。又買也。【詩·衞風】抱布貿絲。 

【禮·檀弓】有餓者,蒙袂輯屨,貿貿然來。【註】貿貿,目不明之貌。【釋文】貿,一音牟。 

【廣雅】貿,敭也。

姓。【廣韻】出《姓苑》,東莞人氏。

通茅。【公羊傳·成元年】敗績于貿戎。【釋文】貿,一音茅。《左氏傳》作茅戎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芳未切,音沸。【說文】散財用也。【註】徐曰:財散出如湯沸然。【論語】君子惠而不費。【何晏註】無費於財。 

【玉篇】損也,耗也。【禮·曲禮】不辭費。【韓詩外傳】不爲公費乎。 

【玉篇】用也。【史記·聶政傳】故進百金者,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。 

【廣韻】惠也。 

【集韻】分物切,音弗。【禮·中庸】君子之道,費而隱。【鄭註】費,猶佹也。【釋文】本又作拂。【朱傳】費,用之廣也。音符味反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兵媚切,音秘。邑名,在魯。同鄪。【書·費誓傳】費,魯東郊之地名。 

【集韻】父沸切,音屝。姓也。【急就篇註】費氏,楚大夫費無極之後。漢有費直。

【唐韻】胡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胡佐切,𠀤音侉。【說文】以禮物相奉慶也。【詩·大雅】四方來賀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以賀慶之禮,親異姓之國。【禮·郊特牲】昏禮不賀人之序也。

【玉藻】有慶,非君賜不賀。【後漢·禮儀志】每月朔、歲首爲大朝受賀。 

【廣韻】賀,勞也,加也。 

【揚子·方言】賀,儋也。自關而西,隴、冀以往謂之賀。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,亦謂之賀。【唐書·郝處俊傳】羣臣皆賀戟侍。又姓。【玉海】賀氏,漢侍中慶純避安帝諱,攺爲賀。又複姓。【正字通】賀蘭、賀拔,皆複姓也。

【唐韻】與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盈之切【正韻】延知切,𠀤音飴。【說文】贈遺也。經典通用詒。【爾雅·釋言】貽,遺。【註】相歸遺。【書·五子之歌】貽厥子孫。【詩·邶風】貽我彤管。【釋文】貽,本又作詒。 

【爾雅·釋魚】貽貝。【註】黑色貝也。 

【集韻】【類篇】羊吏切【正韻】以智切,𠀤音異。義同。

【廣韻】昨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疾則切,𠀤音蠈。盜也。【玉篇】刧人也。【書·舜典】𡨥賊姦宄。【傳】殺人曰賊。 

【詩·大雅】不僭不賊。【傳】不殘賊。

【左傳·僖九年】不僭不賊。【註】賊,傷害也。 

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賊賢害民,則伐之。【疏】賊虐。

害苗之蟲。【詩·小雅】去其螟螣,及其蟊賊。【傳】食節曰賊。【陸璣疏】賊似桃李中蠹蟲,赤頭身長而細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