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廣韻】所江切【集韻】疎江切,𠀤音雙。帆也。【南越志】南海有盧頭木,葉如甘蔗,織以爲帆,名曰䉶。

【類篇】一曰酒篘。 

【篇海】栙䉶,未張帆。

【廣韻】語𩏩切【集韻】魚杴切【韻會】疑杴切【正韻】移廉切,𠀤音嚴。弋射所蔽者也。又籞也。翳也。 

【篇海】禦也。通作嚴。

【集韻】平免切,辨上聲。竹𥳑。【博雅】䈎、䉸,䉉也。 

【集韻】邦免切。古書竹𥳑也。

【集韻】交丁切,音靈。竹名。一曰竹器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張六切【正韻】之六切,𠀤音竺。【說文】冬生靑艸,象形。下垂箁箬也。【竹譜】植類之中,有物曰竹。不剛不柔,非草非木。小異空實,大同節目。【又】竹雖冬蒨,性忌殊寒。九河鮮育,五嶺實繁。【詩·衞風】綠竹猗猗。【禮·月令】日短至,則伐木取竹箭。【周禮·夏官】東南曰揚州,其利金、錫、竹箭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渭川千畝竹,其人與千戸侯等。【釋名】竹曰个。【淮南子·俶眞訓】竹以水生。

八音之一。【周禮·春官】播之以八音:金石土革絲木𠣻竹。【禮·樂記】竹聲濫,濫以立會,會以聚衆。【史記·律書註】古律用竹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黃帝使泠綸,自大夏之西,崑崙之隂,取竹之解谷生,其竅厚均者,斷兩節閒而吹之,以爲黃鐘之宮。【釋名】竹曰吹。吹,推也,以氣推發其聲也。

竹𥳑。【左傳註】造𠛬書于竹𥳑。

竹帛。【史記·孝文紀】請著之竹帛,宣布天下。【說文】著之竹帛謂之書。又竹花,竹實。【謝靈運·晉書】元康二年,巴西界竹生花,紫色,結實。【本草】竹花一名草華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鵷雛非練實不食。【註】練實,竹實也。

竹醉日。【岳陽風土記】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,可種竹,《齊民要術》所謂竹醉日也。

地名。【爾雅·釋地】觚竹、北戸、西王母、日下,謂之四荒。【史記】伯夷、叔齊,孤竹君之二子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孤竹在遼西令支縣。【又】沛郡有竹縣。【註】今竹邑。【又】廣漢郡屬縣有綿竹。【又】零陵郡竹山縣。【水經注】藉水東南流,與竹嶺水合。【穆天子傳】我徂黃竹。【零陵記】桂竹之野。【楊愼集】桂竹,後稱貴竹,今貴州。【福建志】南安縣有苦竹山。

官名。【唐書·百官志】司竹監掌植竹葦,供宮中百司簾篚之屬。

書名:【竹書紀年】【戴凱之·竹譜】【劉美之·續竹譜】。

姓。【廣韻】伯夷、叔齊之後,以竹爲氏。後漢有下邳相竹曾。

草名。【永嘉郡志】靑田縣有草,葉似竹,可染碧,名爲竹靑。【宛陵詩註】錦竹,草名,似竹而斑。

木名。【益部方物略】竹柏,生峨嵋山,葉繁長而籜似竹。

花藥名。【本草】石竹,瞿麥也。鹿竹、菟竹,黃精也。玉竹,葳蕤也。

菜名。【齊民要術】竹菜,生竹林下,似芹科而莖葉細,可食。【羣芳譜】淡竹葉,一名竹葉菜,嫩時可食。

果名。【桂海虞衡志】木竹,子、皮色、形狀全似大枇杷,肉甘美,秋冬閒實。

䑕名。【贊寧·筍志】竹根有䑕,大如貓,其色類竹,名竹豚,亦名稚子,杜詩所謂筍根稚子也。

魚名。【桂海虞衡志】竹魚出灕水,狀如靑魚,味似鱖。

酒名。【張協·七命】豫北竹葉。【張華詩】蒼梧竹葉淸。 

【集韻】敕六切,音畜。萹竹,草名。

與屬玉之屬通,鴨也。【揚雄·蜀都賦】獨竹孤鶬。

叶職律切。【謝惠連·雪賦】雪宮建于東國,雪山峙于西域。岐昌發詠于來思,姬滿申歌于黃竹。曹風以麻衣比色,楚謠以幽蘭儷曲。【註】曲,區聿切。竹,職律切。

考證:〔【史記·貨殖傳】渭川千畝竹,其人與萬戸侯等。〕 謹照原文萬戸改千戸。〔【前漢·律歷志】黃帝使冷綸。〕 謹照原文冷綸改泠綸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張六切【正韻】之六切,𠀤音竹。【廣雅】竺,竹也。其表曰笢。

天竺,國名。【後漢·西域傳】天竺國,一名身毒國,在月氏東南數千里。【山海經】有國名曰朝鮮、天毒。【郭璞註】卽天竺國。【括地志】天竺國,有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央五國。【通志略】天竺卽捐毒也。

姓。【後漢·竇融傳】酒泉都尉竺曾。

地名。【福建志】福淸縣石竺山,其產多竹而少筍。 

【廣韻】東毒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都毒切,𠀤音篤。【爾雅·釋訓】竺,厚也。【疏】與篤同。【楚辭·天問】稷惟元子,帝何竺之。【註】厚也。一作篤。 

【廣韻】丁木切,音啄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或作笁。又作䈞。

【廣韻】盧則切【集韻】歷德切,𠀤音勒。竹根也。

竹名。【肇慶府志】竻,竹名,俗呼刺竹。有刺而堅,可作藩籬。肇興新州舊無城,宋郡守黃濟募民以竻竹環植之,雞犬不能徑。【廣東新語】竻竹,一名澀勒。勒,刺也。廣人以刺爲勒,故又曰勒竹。長芒密距,枝皆五出如雞足,可蔽村砦。【蘇軾詩】澀勒暗蠻村。一名𥯨簩,其材可桁觕,篾可織,皮可剉物,土人制爲琴樣,以礪指甲,置于雜佩之中。用久微滑,以酸漿漬之,復澀如初。 

【集韻】筋,古文竻字。註見六畫。

【類篇】蒲蒙切【海篇】音朋。織竹編箬,以覆船也。

【廣韻】羽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雲俱切,𠀤音于。【說文】竽,三十六簧樂也。【周禮·春官疏】竽長四尺二寸。【註】竽,管類。用竹爲之,形參差象鳥翼。鳥,火禽。火數七,冬至之時吹之,冬水用事,水數六,六七四十二。竽之長,蓋取於此也。【世本】隨作竽。【釋名】竽,汙也。其中汙空。【博雅】竽,象笙,三十六管,宮管在中央。【樂書】近代笙竽十九簧,竽與笙異器而同和,故《周官》竽與笙均掌之笙師。【周禮·春官】笙師掌敎吹竽。【禮·樂記】君子聽竽笙,則思畜聚之臣。【易通卦驗】冬至,吹黃鐘之律,閒音以竽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服文采,帶利劒,厭飮食,而資貨有餘,此之謂盜竽。【註】竽者,五聲之長也。竽倡則衆樂皆和,大姦倡則小盜和,故曰盜竽。 【集韻】或作𥫡。

考證:〔【釋名】竽,汙也。其中汗空。〕 謹照原文汗空改汙空。〔【禮·樂·記】君子聽笙竽,則思畜聚之臣。〕 謹照原文笙竽改竽笙。

【正韻】陳知切,音池。同箎。【禮·月令】仲夏之月,調竽、笙、竾、簧。 【篇海】或作𥬌、筂。

考證:〔【正韻】陳知切,音池。同箎。〕 謹按集韻箎音馳,同竾。箎音虎音義各别。今据改箎。

竿

【廣韻】古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寒切,𠀤音干。【說文】竹梃也。【詩·衞風】籊籊竹竿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竹竿萬个。

竿牘。【莊子註】竹𥳑爲書。

地名。【水經注】衞縣有竿城。

與干通。【後漢·董卓傳】僭擬車服,時人號竿摩車。【註】竿摩,猶干劘也。言其相逼近也。 

【集韻】古旱切。與幹同。箭笴也。 

【集韻】居案切,音旰。衣架。【爾雅·釋器】竿謂之箷。

叶經天切。【白居易·悟眞寺詩】或時洩光采,夜與星斗連。中頂最高峯,拄天靑玉竿。

叶公旦切。【劉琨·答盧諶詩】亭亭孤幹,獨生無伴。綠葉繁縟,柔條修罕。朝採爾實,夕捋爾竿。竿翠豐尋,逸珠盈椀。 

【字彙補】居旱切,干上聲。【謝靈運詩】不怨秋夕長,恆苦夏日短。濯流激浮湍,息䕃倚密竿。

【篇海】謨郞切,音忙。同𦬆。草芒也。

【廣韻】冬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毒切,𠀤音督。【廣韻】厚也。【易·大畜】剛健篤實,輝光日新其德。【書·洛誥】篤前人成烈。【詩·大雅】則篤其慶。【爾雅·釋詁】篤,固也。【疏】物厚者牢固。

純也。【禮·儒行】篤行而不倦。【註】猶純也,純壹之行。

馬病也。【說文】馬行頓遲。

人疾甚曰篤。【史記·范睢傳】應侯遂病稱篤。

地名。【水經注】平原縣有篤馬河,東北入海五百二十里。

叶徒對切【楊戲·贊趙到】鎭南祖疆,監軍尚篤。𠀤豫戎任,任自封內。 【正韻】亦作竺。

〔古文〕𠚙【廣韻】古奚切,音雞。【篇海】婦人之笄,則今之簪也。本作筓。

【廣韻】胡茅切【集韻】何交切,𠀤音爻。管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簫小者謂之笅。【註】十六管,長尺二寸。 【集韻】同筊。

【廣韻】傍下切【集韻】補下切,𠀤音把。【廣韻】竹名,出蜀。【篇海】竹有刺者。【竹譜】棘竹騈深,一叢爲林。根若推輪,節若束針。亦曰笆竹,城固是任。蔑筍旣食,鬢髮則侵。【註】笆竹筍味,落人鬢髮。 

【集韻】部下切,音跁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伯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邦加切,𠀤音巴。【廣韻】有刺竹籬也。【史記·索隱】今江南謂葦籬曰笆籬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諸蔗笆苴。【註】文穎曰:笆蕉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蘇貫切,音算。義同算。【史記·吳王傳】上方與鼂錯調兵笇軍食。【水經注】武帝建元中,使虞丘壽王與待詔能用笇者,舉措阿城以南,盩厔以東,宜春以西,提封頃畝。 

【集韻】竹器。【正字通】又姓。 【集韻】或作𥳪。

【廣韻】巨業切【集韻】極業切,𠀤音跲。負書箱也。【史記·蘇秦傳】負笈從師。 

【廣韻】其立切【集韻】極入切【正韻】忌立切,𠀤音及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極曄切,音极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楚洽切【集韻】測洽切,𠀤音挿。義同。 

【正字通】梵音讀若竭,義亦同。

【廣韻】士忍切。【玉篇】笑貌。 

【集韻】此忍切,音𥵧。筊也。

羽敏切,音隕。義同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側絞切,音蚤。笊篱,竹器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阻敎切,音蘸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鳥居穴曰笊,居樹曰巢。

【廣韻】思引切【集韻】聳尹切,𠀤音隼。竹胎也。 

【本草】澤蘭,根名地笋,以根可食也。 【集韻】本作筍。

(筍)〔古文〕𥳦𥰴【廣韻】思引切【集韻】聳尹切【正韻】聳允切,𠀤音簨。【說文】竹胎也。【爾雅·釋草】筍,竹萌。【疏】竹初萌生謂之筍。【詩·大雅】其䔩維何,維筍及蒲。【陸璣疏】筍皆四月生,惟巴竹筍八月、九月生。始出地,長數寸,鬻以苦酒、䜴汁浸之,可以就酒及食。【唐書·百官志】司竹監掌植竹、葦,歲以筍供尚食。【本草】竹有雌雄,雌者多筍,於竹根行鞭時,掘取嫩者,謂之鞭筍。冬月掘大竹根下未出土者爲冬筍,𠀤可鮮食,爲珍品。南人淡乾者爲玉版筍、明筍、火筍,鹽曝者爲鹽筍,𠀤可爲蔬食。諸竹筍氣味甘,微寒,無毒。

縣鐘磬之橫木曰筍,與簨同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梓人爲筍虡。【註】樂器所懸橫曰筍,直曰虡。【疏】筍讀爲竹筍之筍。 

【類篇】於倫切。弱竹,可爲席。【書·顧命】敷重筍席。【傳】筍,蒻竹。徐云:竹子竹爲席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須閏切,音峻。竹輿也。【公羊傳·文十五年】齊人歸公孫敖之喪,脅物而歸之,筍將而來也。【註】筍者,竹箯。一名編輿,齊、魯以北名之曰筍。 【集韻】筍或作箰,俗作笋。簨字原从竹从巺作。

【集韻】牛加切,音牙。筍也。

【廣韻】陟衞切【集韻】株衞切,𠀤音綴。【說文】羊車騶箠也,箸箴其耑長半分。【玉篇】小車具也。 

【集韻】女劣切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儒稅切,音汭。竹名。

【集韻】愚袁切,音元。竹名。【齊民要術】笎竹黑皮有文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呼骨切,音忽。公及士所搢也。【禮·玉藻】笏,天子以球玉,諸侯以象,大夫以魚須文竹,士以竹本象可也。笏度二尺有六寸,其中博三寸,其殺六分而去一。凡有指畫于君前用笏,造受命于君前則書于笏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袞冕黻珽。【註】珽,玉笏也,若今吏之持簿。【晉書·輿服志】古者貴賤皆執笏,有事則搢之于腰帶。【釋名】笏,忽也,備忽忘也。【廣韻】笏,一名手版,品官所執。【輿服雜事】五代以來,惟八座尚書執笏,以筆綴手版頭,紫囊裹之。其餘王公、卿、士但執手版,主于敬。不執筆,示非記事官也。【正字通】明制,笏,四品以上用象牙,五品以下用木,以粉飾之。 

【韻會】通作曶。【史記·夏本紀註】鄭康成曰:曶者,臣見君所秉,書思對命者也。君亦有焉。 

【集韻】武粉切,音刎。笢笏,手循笛孔貌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笢笏抑隱,行入諸變。 

【集韻】文拂切,音勿。笢笏,繁密貌。

考證:〔【禮·玉藻】笏,天子以璆玉,諸侯以象。〕 謹照原文璆玉改球玉。〔笏度二尺有六寸,其中博二寸。〕 謹照原文博二寸改博三寸。

【廣韻】古郞切【集韻】居郞切,𠀤音岡。竹列也。一曰絃加竹謂之笐。【爾雅·釋草】仲,無笐。【註】竹類也。 

【集韻】寒剛切,音杭。樂器有絃。一曰竹名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下浪切,音亢。竹竿也,與𥮕同。 

【集韻】胡降切,音巷。挂衣架也。一曰竹列。

〔古文〕咲𠇄【廣韻】私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仙妙切【正韻】蘇弔切,𠀤音肖。【廣韻】欣也,喜也。【增韻】喜而解顏啓齒也。又嗤也,哂也。【易·萃卦】一握爲笑。【詩·邶風】顧我則笑。【毛傳】侮之也。【禮·曲禮】父母有疾,笑不至矧。【註】齒本曰矧,大笑則見。【左傳·哀二十年】吳王曰:溺人必笑。【論語】夫子莞爾而笑。【註】小笑貌。

獸名。【廣東新語】人熊,一名山笑。 

【韻補】思邀切。【詩·大雅】勿以爲笑,叶上囂、下蕘。【淮南子·汜論訓】不殺黃口,不獲二毛,于古爲義,于今爲笑。【古逸詩·趙童謠】趙爲號,秦爲笑。以爲不信,視地上生毛。

入宥韻,音秀。【江總詩】玉臉含啼還自笑,若使琴心一曲奏。 或作咲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樵夫咲之。 亦省作关。【前漢·薛宣傳】一关相樂。

【廣韻】鋤針切【集韻】鋤簪切,𠀤音岑。竹名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巨禁切,音噤。竹籖也。【釋名】笒,橫在車前,織竹作之,孔笒笒也。 

【篇海】笒,籛也。 

【集韻】胡南切,音含。與筨同。【篇海】實中竹名。

【廣韻】部迷切【集韻】騈迷切,𠀤音鼙。取鰕竹器。【博雅】篝、筌謂之笓,可以約物。 

【集韻】頻脂切,音琵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毗至切,音鼻。櫛屬,與枇同。 

【集韻】薄必切,音邲。次也。 【集韻】或作篦。亦作箄。

【集韻】與筆同。詳筆字註。

考證:【廣韻】鄙密切【韻會】逼密切【正韻】壁吉切,𠀤音必。【釋名】筆,述也。述事而書之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不律謂之筆。【註】蜀人呼筆爲不律也。【說文】楚謂之聿,吳人謂之不律,燕謂之弗,秦謂之筆。【古今注】古之筆,不論以竹以木,但能染墨成字,卽謂之筆。秦吞六國,滅前代之美,故蒙恬得稱於時。蒙恬造筆,卽秦筆耳。以枯木爲管,鹿毛爲柱,羊毛爲被,所謂蒼毫也。彤管赤漆耳,史官記事用之。【法書攷】虞世南云:筆長不過六寸,眞一,行二,草三,指實掌虛。【禮·曲禮】史載筆,士載言。【註】筆,謂書具之屬。

筆星。【釋名】筆星,星氣有一枝,未銳似筆也。

花名。【楚辭註】辛夷花初發如筆,北人呼爲木筆。 

【集韻】筆別切,音莂。山東謂筆。

作〈/尹〉。見【漢戚伯樊毅𥓓】。

【嚴訢𥓓】作〈八/尹〉,見【舉要】。 【集韻】或作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