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頭
释義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烏關切,音彎。水深廣貌。
又【左思·吳都賦】泓澄𣽂潫。【註】𣽂潫,迴復之貌。
又【廣韻】於緣切【集韻】縈緣切,𠀤音娟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紆權切,音蝹。義同。一曰大水。
【廣韻】徒旱切【集韻】蕩旱切【正韻】徒亶切,𠀤音但。沙渚也。【爾雅·釋水】潬沙出。【註】今江東呼水中沙堆爲潬。
又地名。【地理通釋】河陽縣有三城,其中潬城東魏築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上演切,音善。水相薄也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宛潬膠盭。【註】宛潬,展轉也。
又【文心雕龍·封禪篇】潬潬噅噅,萬物盡化,言至德所被也。
又【集韻】他干切,音攤。義同。通作灘。【金石文】秦蜀守李冰官堰𥓓云:深淘潬,䔐包𨻳。【註】潬,古灘字。註詳十九畫。䔐字从氵从𦬗作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南切,𠀤音覃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武陵鐔成玉山。
又深也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潭思渾天。
又州名。【廣輿記】長沙府,隋唐曰潭州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徐心切,音尋。旁深也。與潯同。【揚雄·解嘲】或橫江潭而漁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夷針切,音淫。浸潭,與浸淫同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浸潭促節。【漢書】作浸淫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以荏切,音𣔸。潭濼,水動搖貌。或作藫𤄶。
又【集韻】忍甚切,音荏。義同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水出武陵潭成玉山。〕 謹照原文潭改鐔。
【唐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馳遙切,𠀤音晁。【說文】水朝宗於海。【王充·論衡】水者,地之血脈,隨氣進退而爲潮。【初學記】水朝夕而至曰潮。【皇極經世】海潮者,地之喘息也。隨月消長,早曰潮,晚曰汐。
又州名。【廣輿記】本南海揭陽地,隋曰潮州,唐曰潮陽,明爲潮州府。
又伺潮,雞名。【述異記】伺潮雞,潮水上則鳴。
又望潮,魚名,出台州臨海縣。 【說文】本作𣶃。
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心切,𠀤音尋。【說文】旁深也。一曰水厓也。或作𤃂潭。
又水名,在琅琊。【水經注】潯水,出巨公之山。
又潯陽,地名,漢屬盧江郡。【郭璞·江賦】流九派乎潯陽。
又州名,漢桂林郡,唐置潯州。【廣輿記】今爲潯州府。
又【集韻】夷針切。與淫同。
又徒南切,音覃。義同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胡對切,音繪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大水潰出。【註】旁決曰潰。
又亂也。【詩·大雅】潰潰回遹。
又散也。【左傳·文三年】民逃其上曰潰。【公羊傳】國曰潰,邑曰叛。
又遂也。【詩·小雅】是用不潰于成。
又怒也。【詩·邶風】有洸有潰。【韓詩】潰潰,不善之貌。
又水相交過曰潰。【宋玉·高唐賦】潰淡淡而𠀤入。
又潰濩,水勢相激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潰濩泧漷。
又【集韻】胡隈切,音回。義同。
又戸代切,音𢞐。與瀣同。
又胡骨切,音搰。決也。
【集韻】一結切,音噎。與洇同。水流貌。【焦氏·易林】黃落潱鬱。
考證:〔【焦氏·易林】黃落噎鬱。〕 謹照原文噎改潱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所敎切,稍去聲。水激也。一曰汛潘以食豕。【博雅】潲濯滫也。
又【集韻】山巧切,音稍。義同。
考證:〔【廣韻】【集韻】水激也。一曰,汛潘以食豖。〕 謹照原文豖改豕。
【集韻】同都切,音徒。山名。【後漢·南蠻傳】南郡潳山,蠻雷遷等始反叛。
又陟加切,音奓。潳𣸏,沾溼也。
【集韻】與瀦同。
【集韻】先旰切,音繖。水散也。
【唐韻】呼北切,音黑。水名。【書·禹貢】潶水西河惟雍州。○按今書作黑水。
【廣韻】鄙密切【集韻】逼密切,𠀤音筆。【博雅】盝也。一曰去汁也。或作滗。亦作𣴡。
【廣韻】所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師姦切,𠀤音刪。【說文】涕流貌。【詩·小雅】潸焉出涕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數版切,音𩆤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所晏切,音訕。義𠀤同。俗从林,誤。
【正字通】俗潺字。
【玉篇】士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鋤山切,𠀤音孱。潺湲,流水貌。一曰水流聲。【謝靈運詩】乗月弄潺湲。
又借作流涕貌。【楚辭·九歌】橫流涕兮潺湲。
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涪縣有潺水。
又【唐韻】昨閑切,音虥。義同。
【玉篇】尸煮切,音黍。水名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東切,𠀤音同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廣漢梓潼北界。
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潼水,出江夏郡之曲陵縣西北潼山。
又水名。【潘岳·西征賦】愬黃巷以濟潼。【註】潼水,在華隂縣界。
又海名。【王子年·拾遺記】北極之外,有潼海之水。
又潼潼,高貌。【宋玉·高唐賦】沫潼潼而高厲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他東切,音通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尺容切【集韻】昌容切,𠀤音衝。義同。一曰水壞道。
又潼容,車裳也,見【周禮·巾車註】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諸容切,音鍾。溼貌。
考證:〔【潘岳·西征賦】愬黃卷以濟潼。〕 謹按文選註車駕東行到黄巷亭。卷改巷。
【集韻】頗五切,音普。水也。
【廣韻】力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珍切,𠀤音鄰。【玉篇】水淸貌。通作𥻘。【詩·唐風】揚之水,白石𥻘𥻘。
又【廣韻】水名。
又金潾,交趾地名。【張籍詩】行人幾日到金潾。
又【廣韻】力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離閑切,𠀤斕音。水貌。
又【玉篇】力刃切【正韻】良刃切,𠀤音吝。【初學記】水出山石閒曰潾。
又【韻補】叶陵延切,音連。【郭璞·江賦】泓汯浻澋,涒𥻘㘤潾。混瀚灝渙,流映揚焆。
【唐韻】羽非切【集韻】于非切,𠀤音韋。【說文】不流濁也。與湋通。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色立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色入切,𠀤音濇。與歰同。【說文】不滑也。【風俗通·十反篇】冷澀比干寒蜒。
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。【溫庭筠詩】澀浪浮瓊砌。
又竹名。【范成大·桂海草木志】澀竹,膚麤澀如砂紙。【集韻】或作瀒𣥒澁。𣥒字原作刃下止。
【玉篇】同澀。
【唐韻】直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持陵切,𠀤音懲。【揚子·方言】淸也。【後漢·儒林贊】千載不作,淵源誰澂。
又澂江,郡名。【廣輿記】雲南澂江府,古滇國地。【集韻】或作瀓,亦作澄。
【玉篇】居詠切,扃去聲。淸也。
〔古文〕浧【集韻】持陵切,音懲。【增韻】水靜而淸也。【謝靈運詩】秋水共澄鮮。
又【曹植詩】明月澄淸景。【註】澄,湛也。
又酒名。【禮·禮運】澄酒在下。
又山名。【廣輿記】在南昌豐城縣。
又【集韻】除庚切,音棖。又直拯切,懲上聲。又澄應切,音瞪。義𠀤同。
又【集韻】唐亙切,音鄧。淸濁分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胡卦切,音畫。水名。【水經注】臨湽惟有澅水,西北入沛。
又【集韻】胡麥切,音劃。【前漢·功臣表】澅淸侯參。【顔註】澅,音獲,又戸卦反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功臣表】澅淸侯參。【索隱】澅,音獲〕 謹按漢書無索隱。謹照原書改爲顔註。
【唐韻】古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堅堯切,𠀤音驍。【說文】𣵽也。一曰薄也。【後漢·循吏傳】澆淳散樸。
又姓。明總兵澆彧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𠀤力交切,音聊。水洄洑貌。【王逸楚辭註】回波爲澆。
又【廣韻】【韻會】五弔切【集韻】倪弔切,𠀤音顤。人名。寒浞子。
又【集韻】魚到切,音傲。義同。或作𣻏。
【廣韻】魯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刀切,𠀤音勞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扶風鄠北。亦作潦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酆鎬潦潏。【註】潦,卽澇水。
又灘名。【水經注】漢水,又東謂之澇灘。
又大波也。【木華·海賦】飛澇相磢。
又【廣韻】盧皓切【集韻】魯晧切,𠀤音老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郞到切,勞去聲。義同。一曰淹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直列切,音轍。【玉篇】水澄也。【關尹子·九藥篇】論道者或曰澄澈。
又【易·坤鑿度】地道距水澈。【註】地道以水盡爲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