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頭
释義
【唐韻】私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須閏切,𠀤音峻。【說文】抒也。【徐曰】抒取出之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】浚我以生。【註】言取我財以自生也。
又深也。【春秋·莊九年】冬浚洙。
又【揚子·方言】稟浚,敬也。秦晉閒曰稟,齊曰浚。
又須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夙夜浚明有家。【傳】言早夜思之,須明行之也。馬融云:大也。
又水名,在衞。【詩·地理攷】浚水出浚儀,東逕邶地,入濟。
又邑名。【詩·邶風】在浚之下。【傳】浚,衞邑。
又【集韻】祖峻切,音俊。浚稽,山名,在武威北。
又【字彙補】七均切。與踆通。伏也。【劉歆遂初賦】鳥脇翼之浚浚。 與𣽊濬通。
考證:〔【揚子·方言】稟浚,敬也。秦晉閒曰稟,齊曰敬。〕 謹照原文曰敬改曰浚。〔【書·大禹謨】夙夜浚明有家。〕 謹照原書大禹謨改臯陶謨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胡紺切,音憾。【玉篇】水和泥也。
又【集韻】姑南切,音弇。與淦同。詳淦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胡南切,音含。【揚子·方言】沈也。或作𠥴𣻦淊淦澏。【六書故】𣹢別作浛𣻦。【王子年·拾遺記】浛天蕩蕩望蒼蒼。
又地名。【正字通】浛洸,古英州屬縣。今連州江口之上有浛洸口,屬韶州英德縣。
【廣韻】布耕切【集韻】晡橫切,𠀤音㙃。安船溝也。一曰溝納舟者曰浜。【李翊·俗呼小錄】絕潢斷港謂之浜。
又【廣韻】布梗切【集韻】百猛切,𠀤音邴。浦名也。
考證:〔【李翊·俗呼小錄】絕橫斷港謂之浜。〕 謹照原文橫改潢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莫江切,音尨。【說文】水也。一曰水名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士角切,音捉。【說文】濡也。【玉篇】漬也。
【廣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夷周切,𠀤音由。【玉篇】水流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浟湙瀲灧。通作滺。
又【集韻】亭歷切,音狄。速也。【易·頤卦】其欲浟浟。今作逐逐。【前漢·敘傳註】浟浟,欲利貌。
【集韻】香依切,音希。水名。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蒲沒切【集韻】薄沒切,𠀤音孛。【爾雅·釋詁】作也。【孟子】則苗浡然興之矣。
又【博雅】盛也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歊霧漨浡。
又浡潏,沸涌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天綱浡潏。
又滂浡,憤鬱貌。【馮衍·顯志賦】氣滂浡而雲披。
又【玉篇】渾也。
又海別名。與勃渤𠀤通。
又南浡里,海外國名,見【馬觀·瀛海勝覽】。
考證:〔【木華·海賦】大綱浡潏。〕 謹照原文大綱改天綱。
【唐韻】田𠋫切【集韻】大透切,𠀤音豆。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河北縣有浢水,其水南入于河,河水故有浢津之名。【𥠇天子傳】天子自寘軫,乃次于浢水之陽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胡玩切,音換。濯衣垢也。一曰滌也。【史記·萬石君傳】身自浣滌。
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胡管切【集韻】戸管切,𠀤音緩。又古緩切,音管。義𠀤同。
又戸版切,音睆。水名,在江夏。【水經注】辱水,出于鳥山,俗謂之秀延水,東流得浣水口。
又江口。【廣輿記】雲南臨安府寧州有浣江。 本作𤃬亦作澣。
【廣韻】戸萌切【集韻】乎萌切,𠀤音宏。【玉篇】海水騰湧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浤浤汨汨。【集韻】與汯通。
【唐韻】於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及切【正韻】乙入切,𠀤音邑。【說文】濕也。又漬潤也。【詩·召南】厭浥行露。
又【廣韻】於業切【集韻】乙業切,𠀤音裛。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乙俠切,音𨂁。窊陷也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踰波趨浥。【註】趨浥,輸于淵也。
又乙甲切,音押。水流下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乍浥乍堆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踰彼趨浥。〕 謹照原文踰彼改踰波。
【唐韻】滂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頗五切【正韻】滂五切,𠀤音普。【說文】瀕也。【詩·大雅】率彼淮浦。
又【玉篇】水源枝注江海邊曰浦。【風土記】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。
又浦陽,江名。【廣輿記】浦江,本吳越三江之一。
又浦江,縣名,屬金華府。浦城,屬建寧府。
又合浦,漢郡名,屬交州。
又荒浦,舒鳩地名,見【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】。
又姓。晉起居注浦選。
【廣韻】以整切【集韻】以井切,𠀤音郢。泥滓也。
又【集韻】丑郢切,音逞。義同。
又丈井切,音徎。與𣹽同,通流也。【管子·宙合篇】聖人之動靜,開闔,詘信,浧濡,取與之必因于時。【註】浧濡,猶言滑滯。
又於政切,纓去聲。水名。一曰澱也。
又【韻寶】古文澄字。註詳十二畫。𣹽字原作徎下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盧感切,音壈。【字林】藏梨汁也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胡老切【集韻】戸老切【韻會】合老切,𠀤音晧。大水貌。【書·堯典】浩浩滔天。
又饒也。【禮·王制】用有餘曰浩。
又【集韻】古老切,音杲。以水泲酒曰浩。
又姓。漢靑州刺史浩賞。
又居號切,音誥。水名。
又【廣韻】古沓切【集韻】葛合切,𠀤音閤。浩亹,漢縣名,屬金城郡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浩亹水,在西塞外,東至允吾,入湟水。【註】浩亹,音合門。
考證:〔【書·舜典】浩浩滔天。〕 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。
【廣韻】魯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當切【正韻】魯堂切,𠀤音郞。滄浪,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水出荆山,東西流爲滄浪之水。
又康浪,水名。【廣輿記】在靑州臨湽。
又浪浪,流貌。【屈原·離騷】霑余襟之浪浪。
又聊浪,放蕩貌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聊浪乎宇內。
又浶浪,驚擾貌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樛蓼浶浪。
又博浪,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。
又樂浪,漢郡名,卽古朝鮮國。
又莊浪,縣名,屬平凉府。
又【唐韻】來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宕切,𠀤音閬。波也。水激石遇風則浪。
又鼓也。【孔稚圭北山移文】浪栧上京。
又謔浪,不敬也。【詩·邶風】謔浪笑傲。【註】浪,意萌也。
又井名。【張僧鑒潯陽記】湓城有浪井。
又姓。晉浪逢。
又【集韻】里黨切,音朖。孟浪,猶較略也。一曰不精要之貌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夫子以爲孟浪之言。徐邈讀莽朗,向秀讀漫瀾。
【集韻】許旱切,音䍐。【玉篇】水也。【類篇】水名。
又浫洝,水溼潤貌。
【集韻】陵之切,音釐。泥浬,波斯酋長名。
【廣韻】古行切【集韻】居行切,𠀤音庚。水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浭水,出右北平無終縣。
【唐韻】縛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房尤切【正韻】房鳩切,𠀤音罘。【說文】氾也。【論語】乗桴浮於海。
又順流曰浮。【書·禹貢】浮于濟漯。
又濟涉腰瓠曰浮。【淮南子·釋山訓】百人抗浮。【註】浮,瓠也。
又溢也,過也。【禮·坊記】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,寧使人浮于食。
又先時曰浮。【書·盤庚】鮮以不浮于天時。
又輕也。【楚語】疏其穢而鎭其浮。
又浮浮,氣烝貌。【詩·大雅】烝之浮浮。
又雨雪盛貌。【詩·小雅】雨雪浮浮。
又衆彊貌【詩·大雅】江漢浮浮。
又浮沉,無定之意。【詩·小雅】載沉載浮。
又【小爾雅】浮,罰也。謂罰爵也。【禮·投壷】無偝立,無踰言,若是者浮。
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靑河東北,浮水故瀆出焉。
又山名。【山海經】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。
又【廣輿記】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。又羅浮,二山名。【羅浮山記】在增城,博羅二縣境。
又竹名。【戴凱之·竹譜】浮竹亞節,虛軟厚肉。
又石名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浮石若桴。
又天浮,星名。【甘氏星經】天浮四星,在左旗南北列。主漏刻。
又【莊綽鷄肋編】釣竿之半,繫以荻梗,謂之浮子。
又【甄權脈經】浮爲風爲虛。
又【集韻】普溝切,音桴。漂也。
又【韻補】叶符非切,音肥。【楚辭·遠遊】指炎神而直馳兮,吾將往乎南疑。覽方外之荒忽兮,沛罔象而自浮。
考證:〔【詩·大雅】烝之浮之。〕 謹照原書改烝之浮浮。
【唐韻】五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訛胡切,𠀤音吾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琅邪靈門壷山,東北入濰。
又溪名。【廣輿記】浯溪,在永州府祁陽縣。
又江名。【陳懋仁·泉南雜志】泉州有浯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卽甸切,音練。【玉篇】疾流也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倏眒倩浰。
又【集韻】力至切,音利。又郞計切,音麗。義𠀤同。
【集韻】與漘同。
【集韻】與漨同。
又與洚同。
【集韻】逸織切,音弋。肥澤也。
【唐韻】余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兪玉切,𠀤音欲。【說文】洒身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宮人共王之沐浴。【註】浴用湯。
又借爲潔治意。【禮·儒行】儒有澡身而浴德。
又【夏小正】十月黑鳥浴。黑鳥,烏也。浴謂乍上乍下也。
又水名。【山海經】泰冒之山,浴水出焉。又隂山,濁浴水出焉。又幽都之山,浴水出焉。
又【韻補】叶欲屑切,音悅。【蘇軾·月硯銘】其受水者哉生明,而運墨者旁死魄。忽𤣥雲之霮䨴,觀玉兔之沐浴。 【集韻】或作𣴲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冬切【正韻】徒紅切,𠀤音彤。汪浵,水深貌。一曰水名。
【集韻】郞刀切,音勞。浶浪,驚擾貌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樛蓼浶浪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呼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許亥切,𠀤音醢。【說文】天池也。以納百川者。【釋名】海,晦也。主承穢濁水,黑如晦也。【書·禹貢】江漢朝宗于海。
又環九州爲四海。【書·禹貢】四海會同。【爾雅·釋地】九夷,八狄,七戎,六蠻,謂之四海。
又物產饒富爲陸海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所謂天下陸海之地。
又天海,星名。【甘氏星經】天海十星,在壁西南。
又州名。【廣韻】禹貢徐州之域,七國時屬楚,秦爲薛郡,漢爲東海郡。後魏爲海州。
又【韻補】叶虎洧切,音喜。【詩·小雅】沔彼流水,朝宗于海。鴥彼飛隼,載飛載止。
又叶火五切,音虎。【陸雲·陸丞相誄】靖共夙夜,匪寧匪處。經始綿綿,滂沱淮海。 【集韻】或作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