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苦浩切,音考。水乾也。

【唐韻】市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慵朱切,𠀤音殊。水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洙水,出泰山郡蓋縣,臨樂子山,西北入泗。【水經注】泗水自汴會於洙水。

姓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巷切,音絳。【說文】水不遵道也。【孟子】洚水警余。又水逆行謂之洚水。

水名。與降同。【書·禹貢】北過降水,至于大陸。 

【廣韻】戸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公切。𠀤與洪同。【六書故】洚洪實一字。 

【廣韻】戸冬切【集韻】戸攻切,𠀤音䃔。

【廣韻】下江切【集韻】胡江切,𠀤降平聲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胡貢切,音哄。義𠀤同。 【集韻】或作浲。

〔古文〕洜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力各切,𠀤音落。【春秋·說題辭】洛之爲言繹也。言水繹繹光耀也。

水名。【書·禹貢】伊洛瀍澗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洛水,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,東北至鞏縣入河。【山海經】讙舉之山,洛水出焉。

雍州之浸。【詩·小雅】瞻彼洛矣,維水泱泱。【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】正西曰雍州,其浸渭洛。【註】洛出懷德。

蜀有洛水。【山海經】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,洛水出焉。【水經注】洛水,出廣漢郡洛縣漳山。

東海郡有洛水。【水經注】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。

洛陽,地名。【一統志】洛陽,成周之地。漢爲郡。宋初洛陽,河南二縣𠀤置。明屬河南府。

洛南縣,屬西安府,本漢上洛。洛川縣,屬延安府,本漢鄜延。俱見【廣輿記】。

洛洛,水溜下之貌。【山海經】爰有淫水,其淸洛洛。【註】淫與瑤同。

與絡同。【莊子·大宗師】洛誦之孫聞之瞻明。【註】誦,通也。苞絡無所不通也。 

【韻補】叶盧谷切,音祿。【馬融·廣成頌】面據衡隂,箕背王屋。浸以波溠,濥以滎洛。 【類篇】通作雒。○按《周禮註》,漢以火德,王忌水,攺爲雒。魏復攺雒爲洛。

【唐韻】烏旰切【集韻】於旰切,𠀤音按。【說文】渜水也。 

【集韻】於諫切,音晏。水名。

阿葛切,音遏。窏洝,𤰞曲不平也。一曰濕潤也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運裛窏洝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徒弄切,音恫。【說文】疾流也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潰渭洞河。

深也,朗徹也。【顏延之詩】識密鑒亦洞。

通也。【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】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。

貫也。亦貫徹之意。【史記·蘇秦傳】遠者括臂洞胸。

洞洞,質慤貌。【禮·祭義】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。

洞疑,心不定也。【史記·蘇秦傳】虛喝洞疑。

幽壑曰洞。 

【後漢·梁冀傳】連房洞戸。【註】洞,通也。謂相當也。

洞庭,湖名。

山名,在長沙。 

【集韻】徒孔切【正韻】徒總切,𠀤音動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徒東切,𠀤音同。洪洞,縣名。

洚洞,水無涯貌。

鴻洞,相連貌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天地鴻洞。亦作澒洞。【枚乗·七發】澒洞兮蒼天。 

【韻補】叶徒當切,音唐。【道藏歌】開度飛元眞,凝化淪空洞。帝眞始明精,號曰子元陽。

〔古文〕𪖦【廣韻】以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延知切,𠀤音夷。【說文】鼻液也。【禮·檀弓】待于廟垂涕洟。【疏】自鼻曰洟。

溫洟,澤名。【水經注】汾水于大陵縣左迤爲鄔澤。【呂氏春秋】謂之大陸。又名之曰漚洟之澤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他計切,音替。與涕同。【禮·內則】不敢唾洟。【註】本又作涕。 

【唐韻】他禮切【集韻】土禮切,𠀤音體。義同。

考證:〔【呂氏春秋】謂之大理。又名之曰溫洟之澤。〕 謹照原文理改陸。溫改漚。

【集韻】迷浮切,音謀。【廣雅】陴洠,厓也。

【集韻】魯猥切,音磊。與䣂同。洡陽,縣名,在桂陽。【漢書】作耒。本水名。【水經注】耒水,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。

盧對切,音類。相漬染也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夷切【正韻】於宜切,𠀤音伊。水名。在河南陸渾山入河。 通作伊。【書·禹貢】伊洛瀍㵎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莫禮切【韻會】母禮切,𠀤音米。水名。【水經注】出江州安城郡廣興縣太平山,西北流逕茶陵縣南。

【玉篇】古文泉字。註詳五畫。

〔古文〕𦪉𦩏𣸁𦩦𦩨𨔥【唐韻】將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資辛切,𠀤音蓁。【說文】渡也。【書·泰誓】大會于孟津。【正義】孟是地名,津是渡處。

潤也。【周禮·地官】辨五地之物生,二曰川澤,其民黑而津。

星次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析木謂之津。又星名。【甘氏星經】天津九,星在虛北河中,主津瀆,津梁。

河津。【辛氏三秦記】河津,一名龍門,魚不能上,上則爲龍。

楚地名。【左傳·莊十九年】巴人伐楚,楚子大敗于津。

觀津,縣名。【輿地廣記】本趙地,漢爲縣,屬信都郡。

濟渡後學之意。【劉勰·新論·崇學篇】道象之妙,非言不津。津言之妙,非學不傳。

津津,溢也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其中津津乎猶有惡。 

【韻補】叶將先切,音牋。【黃庭經】中有童子冥上𤣥,主諸六府九液源,外應兩耳百液津。

【廣篇】【集韻】𠀤莫白切,音陌。【說文】淺水也。【集韻】或从陌作𣶊。 

【廣韻】普伯切【集韻】匹陌切,𠀤音拍。義同。 

【顏之推·家訓勉學篇】古魄字。註見鬼部五畫。 

【集韻】博陌切,音百。義同。或从柏作湐。

【唐韻】榮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羽軌切,𠀤音鮪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潁川陽城山,東南入潁。

水名,出上郡高奴縣。【水經注】淸水東逕高奴縣,合豐林水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謂之洧水。

洧槃,水名,出崦嵫。【屈原·離騷】朝濯髮乎洧槃。

曲洧,鄭地,見【左傳註】。

【唐韻】下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何交切,𠀤音爻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常山石邑井陘,東南入于泜。

水名,在沛郡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沛郡有洨縣。【註】洨水所出,南入淮。洨音爻。

斯洨,水名,在冀州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眞定國綿曼縣斯洨水,首受大白渠,東至鄡入河。 

【集韻】居肴切,音交。又後敎切,音效。義𠀤同。

【廣韻】餘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以制切,𠀤音曳。舒散也。【左傳·隱元年】其樂也洩洩。

飛翔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翔霧連軒淫淫洩洩。

順風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或掣掣洩洩于裸人之國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私列切【正韻】先結切,𠀤音薛。【揚子·方言】洩,歇也。【左思·東都賦】馬踠餘足,士怒未洩。

漏也。【中庸】振河海而不洩。

除去也。亦作渫,詳渫字註。

減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年】濟其不足,以洩其過。

谿名。【水經注】諸曁縣洩谿。

姓。【左傳·僖七年】鄭有洩氏。 【玉篇】同泄。

【唐韻】戸公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胡公切,𠀤音紅。【說文】洚水也。【書·堯典】湯湯洪水方割。

大也。【書·大誥】洪惟我幼冲人。

水名,在東郡。【水經】濟水故瀆,又北右合洪水。

澤名。【廣輿記】洪澤,在淮安府山陽縣界。 

【揚子·方言】石阻河流爲洪。【田藝蘅煑泉小品】澤感而山不應,則怒而爲洪。【漫叟詩話】灘石湍激其中,深僅可容舟者,謂之洪。

射洪,縣名。【廣輿記】潼川州有射洪縣。

州名。【韻會】漢豫章郡,隋置洪州。

井名,在豫章郡散原山西北。【水經注】洪井飛流,懸注無底。

山名。【廣輿記】在福寧州城南。 

【輟耕錄】脈以浮而有力爲洪。又姓。【廣韻】共工氏之後,本姓共氏。

通作鴻。【史記·河渠書】禹抑鴻水。 

【集韻】古巷切,音絳。水名。義同洚水之洚。

【唐韻】況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忽域切【正韻】呼狊切,𠀤音侐。田閒水道也。【說文】十里爲成。成閒廣八尺,深八尺,謂之洫。

城池也。【詩·大雅】築城伊洫。

渠也。【後漢·鮑永傳】作方梁石洫。【註】猶今之水門。

水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洫水,出漁陽郡白檀北蠻夷。

虛也。【管子·小稱篇】滿者洫之。

濫也。【莊子·則陽篇】所行之備而不洫。【註】洫,濫也。王云壞敗也。 

【集韻】弋質切,音逸。深貌。

【唐韻】先篤切【集韻】蘇篤切,𠀤音裻。【博雅】洬洬,雨也。 

【集韻】色角切,音朔。大風雨貌。

【唐韻】去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曲王切,𠀤音匡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桂陽縣盧聚山洭浦關爲桂水。【水經注】山海經謂之湟水,亦曰漼水。【集韻】本作𣶕,隷省作洭。漢書作洭。洭字从氵匚子作。

考證:〔【集韻】本作𣶕,隷省作洭。漢書作𣶕。〕謹按漢書作𣶕,不作𣶕。改𣶕。原字从氵从匚从子作。又㳝。

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刀切,𠀤音叨。【說文】水出隴西臨洮,東北入河。

水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零陵郡有洮陽縣。【水經注】洮水,出洮陽縣西南大山。

水名,在晉地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宣汾洮障大澤,以處太原。

地名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七年】公會杞伯姬于洮。【註】洮,魯地。【僖八年】盟于洮。【註】洮,曹地。

淸汰也。【後漢·陳元傳】洮汰學者之累惑。【註】猶洗濯也。

盥也。【書·顧命】王乃洮頮水。【註】洮,髮也。【正義】洗手謂之洮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徒刀切,音桃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餘招切,音遙。湖名。【風土記】陽羨縣西有洮湖。 

【集韻】杜皓切,音道。水名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漢將別擊布軍洮水南北。

直沼切,音趙。義同。

【集韻】詰結切,音挈。水名,出雍州南山。

與潔同。詳潔字註。

【類篇】臼許切,音拒。水中物㚌曰洰。

【廣韻】而止切【集韻】忍止切,𠀤音耳。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洱水,出弘農郡盧氏縣之熊耳山。 

【集韻】母婢切,音弭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仍吏切,音餌。水名。【楊愼·雲南山川志】西洱海,在府城東,古葉楡河也。一名渳海。又名西洱河。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職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之由切,𠀤音周。【說文】水渚也。【爾雅·釋水】水中可居曰洲。

【釋名】聚也。人及鳥物所聚息之處也。【詩·周南】在河之洲。

靈洲,漢縣名,屬北地郡。 

【韻補】叶專於切,音朱。【劉楨·魯都賦】素秋二七,天漢指隅。緹帷彌津,丹帳覆洲。 【說文】本作州,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。

【廣韻】人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人余切,𠀤音如。水名,在南郡。 

【廣韻】人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如倨切,𠀤音茹。【說文】作𣹤。漸濕也。【詩·魏風】彼汾沮洳。

【集韻】泙本字。 

【正字通】洴字俗書俱省作洴。洴原字从幷作。【廣韻】薄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旁經切,𠀤音甁。洴澼,漂絮聲。【莊子·逍遙遊】世世以洴澼絖爲事。【註】絖,絮也。洴澼絖者,漂絮于水上。 

【集韻】披庚切,音磅。水聲。或作泙滂。洴字从幷作。

【唐韻】相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須倫切,𠀤音荀。【說文】渦中水也。【爾雅·釋水】濄爲洵。

水名。【常璩漢中志】洵陽縣,洵水所出。【漢志】作旬陽。 

【山海經】軒轅之丘,洵水出焉,南流注于黑水。又洵山,洵水出焉,南流注于閼之澤。

信也。【詩·鄭風】洵美且都。

遠也。【詩·邶風】吁嗟洵兮。

無聲出涕爲洵涕。【魯語】無洵涕。 

【廣韻】詳遵切【集韻】松倫切,𠀤音巡。與旬同。【爾雅·釋言】均也。【詩·大雅】菀彼柔桑,其下侯旬。 

【韻會】翾縣切,音絢。亦遠也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許拱切,音詾。【說文】湧也。一曰洶涌,水聲。

洶洶,鼓動聲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洶洶旭旭。 

【集韻】筍勇切,音竦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許容切【韻會】虛容切,𠀤音匈。義同。一曰水勢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濞焉洶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