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唐韻】千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此禮切,𠀤音玼。水淸也。

鮮明貌。【詩·邶風】新臺有泚。

汗出貌。【孟子】其顙有泚。 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雌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淺氏切,𠀤音此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蔣氏切,音紫。水名。【山海經】長沙之山,泚水出焉。【水經】泚水,出泚陽東北大胡山。 

【山海經】石者之山,泚水出焉,西流注于河。東始之山,泚水出焉,東北注于海。○按水出泚陽大胡山者,《後漢書·光武紀》作沘水,沘陽。而水經作泚水,泚陽。互見四畫沘字註。

考證:〔【說文】長沙之山,泚水出焉。〕 謹按此二句出山海經不出說文。謹據改山海經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孚梵切,音汎。【說文】浮也。一曰流也。通作汎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泛泛滇滇從高斿。 

【集韻】方勇切,音捧。覆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泛駕之馬。【註】本作覂,後通用。 

【廣韻】房法切【韻會】扶法切,𠀤音乏。泛𣶏,聲微小貌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丁計切,音帝。水名,在常山。【一統志】泜水,在臨城縣西北。【前漢·張耳傳】斬餘泜水上。【註】蘇林曰:泜音祇。晉灼曰:問其方人音柢。師古曰:蘇晉二說皆是也。蘇音祇敬之祇,音執夷反,古音如是。晉音根柢之柢,音丁計反,今其土俗呼之則然。 

【廣韻】旨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蒸夷切,𠀤音脂。

【唐韻】直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陳尼切,𠀤音遲。義𠀤同。 

【集韻】直几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丈几切,𠀤音雉。與滍同。水出南陽。【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】楚子上與晉師夾泜而軍。【註】泜水,出魯陽縣,東經襄城定陵入汝。

【廣韻】桑故切【正韻】蘇故切,𠀤音訴。與㴑溯同。【爾雅·釋水】逆流而上曰泝洄,順流而下曰泝游。【左傳·文十年】楚子西沿漢泝江。【註】沿,順流。泝,逆流。

向也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泝洛背河。

與遡通。《詩·秦風》遡洄從之。

考證:〔泝斗,舟中抒水斗也,見【爾雅】。〕 謹按泝乃𣶉之譌。爾雅乃廣雅之譌。廣雅釋器𣶉斗謂之相是也。當作𣶉不當作泝。謹改爲又與遡通。詩秦風遡洄從之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丈呂切【正韻】直呂切,𠀤音宁。澄也,澹也。【木華·海賦】泱漭澹泞,騰波赴勢。

(濘)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乃定切,音甯。淖也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流汗霢霂,而中逵泥濘。 

【集韻】一曰淸也。 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乃挺切【韻會】乃頃切,𠀤寧上聲。義同。

㴿濘,水沸貌。

汀濘,小水。【張協·七命】何異促鱗之游汀濘。 

【集韻】囊丁切,音寧。亦小水也。

乃計切,泥去聲。涵也。

【唐韻】敕貞切【集韻】癡貞切,𠀤音檉。【玉篇】赤也。一曰棠棗汁也。【說文】本作䞓。或从水作浾,或从正作泟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郞丁切,音靈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丹陽宛陵,西北入江。

關中有泠水。【水經注】泠水,出浮胏山。

零陵有泠水。【水經注】泠水,南出九疑山,北流經泠道縣。

桂陽曲江縣有泠水。【水經注】泠水出泠君山。

淸泠,水名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耕父揚光於淸泠之淵。【註】在南陽西鄂山上。

三江之水曰三泠。

泠泠,水聲。【古樂府】山溜何泠泠。

風聲。【宋玉·風賦】淸淸泠泠,愈病析酲。【莊子·逍遙遊】御風而行,泠然善也。

音聲洋溢曰泠泠。【陸機·文賦】音泠泠而盈耳。

泠風,和風,所以成穀也。【呂氏春秋辨士篇】師爲泠風。

邑名。【左傳·哀二十五年】將適泠。又麊泠,漢縣名,屬交趾郡。泠道,亦漢縣名,屬零陵郡。

與伶通。【左傳·成九年】晉侯見鐘儀,問其族,曰:泠人也。【正義】泠氏世掌樂官而善,故後世名樂官爲伶官。 

【集韻】朗鼎切,音笭。水貌。

靈年切,音蓮。毛長總結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內饔】羊泠毛而毳羶。【註】泠音靈,徐邈音朗年反。

【唐韻】匹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披交切,𠀤音拋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山陽平樂,東北入泗。【水經注】卽豐水之上源也。

水上浮漚也。【梵書】如夢幻泡景。 

【廣韻】薄交切【集韻】蒲交切,𠀤音庖。泡泡,流也。【山海經】其源渾渾泡泡。【註】水濆涌之聲也。 

【揚子·方言】泡,盛也。江淮之閒曰泡。【註】泡肥,洪張貌。

泡溲,盛多貌。【王褒·洞簫賦】泡溲汎𣶏。 

【集韻】班交切,音包。𠐋泡,盛也。

皮敎切,音咆。水泉也。

魚名。【張師正倦游錄】南海有泡魚,大如斗。泡,去聲。

【唐韻】博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逋禾切,𠀤音皤。【說文】水涌流也。【爾雅·釋水】大波爲瀾,小波爲淪,直波爲徑。

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波水,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。

澤名。【書·禹貢】滎波旣豬。【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】豫州,其川滎雒,其浸波溠。【註】波讀爲播。

洛之別名。【爾雅·釋水】水自洛出爲波。

潤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】晉公子曰:其波及晉國者,君之餘也。

搖動也。【莊子·外物篇】且以狶韋氏之流,觀今之世,其孰能不波。

目光曰波。【曹植·洛神賦】托微波以通辭。

金波,月光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月𥠇𥠇以金波。

沸波,鳥名。【禽經】王睢,魚鷹也。詩謂之睢鳩,淮南子謂之沸波。

偃波,書名。【歐陽詢·書法】偃波書,卽版書,狀如連文,謂之偃波。

流波,山名。在東海中。見【山海經】。

長年之稱。【范成大·吳船錄】蜀中稱尊者爲波,祖及外祖皆曰波。 

【李翊·俗呼小錄】跑謂之波,立謂之站。

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河內有波縣。

郡名。【廣輿記】寧波府,屬浙江。本越甬東地,隋曰越州,唐曰明州,明曰寧波府。 

【集韻】班麋切【正韻】逋眉切,𠀤音羆。與陂同。阪也。一曰澤障也。【前漢·江都易王傳】後游雷波天大風。【註】波讀爲陂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彼義切,音賁。循行水也。【前漢·西域傳】傍南山,北波河。

【廣韻】去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乞及切,𠀤音湇。【說文】無聲出涕也。【徐鉉曰】泣,哭之細也。【禮·檀弓】泣血三年。 

【集韻】力入切,音立。猋泣,疾貌。

與澀通。血凝不消也。【素問】寒氣容于背兪之脈,則血脈泣。

【廣韻】詳里切,音似。與洍同。水也。詳洍字註。

【廣韻】奴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年題切,𠀤音䛏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。

潏水之別名。【長安志】潏水,今名泥水。

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長沙國茶陵泥水。

水和土也。【書·禹貢】厥土惟塗泥。

汚也。【易·井卦】井泥不食。

丘名。【爾雅·釋丘】水潦所止曰泥丘。

泥中,衞邑也。【詩·邶風】胡爲乎泥中。

泥陽,縣名。【史記·酈商傳】蘇駔軍於泥陽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北地郡有泥陽縣,王莽更曰泥隂。

弱也。【爾雅·釋獸】威夷長脊而泥。

蟲名,出東海,得水則活,失水則如泥。【杜甫詩】先拚一飮醉如泥。

紫泥,以封璽書者。【西京雜記】中書以武都紫泥爲璽室,加綠綈其上。

靑泥,水名。【長安志】藍田縣南有靑泥水,魏置靑泥軍。又坊名。【杜甫詩】飯煮靑泥坊底芹。

蜀人謂糊窻曰泥窻。【花蘂夫人宮詞】紅錦泥窻遶四廊。

渤泥,佛泥,俱國名。【諸蕃風俗】佛泥國在廣州東南,宋濂有渤泥入貢記。 

【薛俊·日本寄語】星曰付泥,金曰空措泥,銀曰失祿楷泥,船曰浮泥。

姓。漢犍爲功曹泥和。 

【廣韻】奴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禮切,𠀤音禰。泥泥,露濃貌。【詩·小雅】蓼彼蕭斯,零露泥泥。

柔澤貌。【詩·大雅】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亦作𦰫。 

【廣韻】奴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計切,𠀤尼去聲。滯也。【論語】致遠恐泥。 

【集韻】乃定切,音甯。泥母,地名。又亭名。【左傳註】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,讀如甯。

與涅同。【史記·屈原傳】皭然泥而不滓。【註】泥音涅。

考證:〔又杇也。【易·井卦】井泥不食。〕 謹按程傳井之不可食以泥汚也。杇改汚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居六切,音匊。【玉篇】水文。一曰水厓外也。與𨸰同。或作㘲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王伐切,音越。大水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潰濩泧漷。【註】皆水勢相激涌之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許月切,音䬂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呼括切,音豁。【說文】瀎泧也。

【博雅】泧泧,流也。 

【集韻】桑葛切,音薩。義同。

【唐韻】之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朱戍切,𠀤音註。【說文】灌也。【增韻】水流射也。【詩·大雅】豐水東注。

引也。【前漢·溝洫志】注塡淤之水,漑舄鹵之地。

意所嚮曰注。【管子·君臣下篇】君人者上注。【註】上謂注意於上天。

記也。【通俗文】記物曰注,因支分派別之意。

凡以傳釋經曰注,通作註。

聚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獸人及弊田,令禽注于虞中。

擊也。【莊子·達生篇】以黃金注者㱪。

屬也。【爾雅·釋天】注旄首曰旌。【註】言以旄牛尾屬之竿首。

屬矢於弦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三年】樂射之不中,又注則乗槐本而覆。

附藥亦爲注。【周禮·天官】瘍醫掌祝藥劀殺之齊。【註】祝當爲注。注謂附著藥。

華不注,山名。【括地志】在濟南。又句注,亦山名,在代州鴈門縣西北。

仄注,冠名。【前漢·五行志註】言形側立而下注也。

日注,茶名。【歐陽修·歸田錄】兩浙之品,日注爲第一。 

【集韻】株遇切,音駐。與註同。 

【集韻】陟救切【正韻】職救切,𠀤音晝。蟲喙也。與咮噣通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以注鳴者。

注張,星名。別見木部柳字註。

考證:〔又勿注,亦山名,在代州鴈門縣西北。〕 謹按漢書地理志鴈門郡及元和郡縣志皆作句註。謹改勿爲句。

【集韻】師庚切,音生。【玉篇】水漲也。一曰水深廣貌。

【字彙】與淚同。

(淚)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力遂切,音類。目液也。【本草】淚者,肝之液。【譚子化書珠玉篇】悲則雨淚。 

【集韻】劣戌切,音律。義同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計切【正韻】力霽切,𠀤音麗。疾流貌。【張衡·南都賦】漻淚淢汨。【註】引淮南子,水淚破舟。○按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本作戾。淚與戾古通。 

【集韻】力結切,音捩。義同。

淒淚,寒涼貌。【前漢·武帝賦】秋氣憯以淒淚。亦作戾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戸畎切,音鉉。【說文】湝流也。

露光也。【謝靈運詩】花上露猶泫。

露垂貌。【謝惠連詩】泫泫露盈條。

流涕貌。【禮·檀弓】孔子泫然流涕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胡涓切,音懸。困泫,水深廣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瀇滉困泫。

水名,屬上黨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上黨郡有泫氏縣。【註】山海經,泫水所出者也。【後漢·萬修傳註】今澤州高平縣也。 

【集韻】胡千切,音賢。義同。

熒絹切,音縣。泫湣,混合也。通作眩。

【唐韻】呼穴切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呼決切。音血。《說文》水從孔穴疾出也。

回泬,邪僻也。與回遹同。【潘岳·西征賦】事回泬而好還。又泬寥,空貌。【楚辭·九辯】泬寥兮天高而氣淸。

【集韻】古穴切,與潏同水名。《水經》作沈水。【顏師古·漢書註】泬,卽今沈水。本作泬,與沈相似,因名沈水。

考證:〔【唐韻】呼穴切,【集韻】古穴切,𠀤音玦。【說文】水從孔穴疾出也。又水名。水經作沈水。【顏師古·漢書註】泬,卽今沈水。本作泬,與沈相似,因名沈水。〕 〔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呼決切,音血。泬寥,空貌。【楚辭·九辯】泬寥兮天高而氣淸。〕 謹按呼穴切與呼決切同,與古穴切異,前後援引譌誤,今謹改爲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決切。音血。說文水從孔穴疾出也。〔又回泬,邪僻也。與回遹同。【潘岳·西征賦】事回泬而好還。又泬寥,空貌。【楚辭·九辯】泬寥兮天高而氣淸。〕〔

【集韻】古穴切,與潏同水名。水經作沈水。【顏師古·漢書註】泬,卽今沈水。本作泬,與沈相似,因名沈水。〕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芳無切,音敷。【說文】編木以渡也。一曰小木栰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舫泭也。

【釋水】庶人乗泭。【揚子·方言】泭謂之𥱼。【註】小筏曰泭。

與桴通。【論語】乗桴浮於海。 

【廣韻】防無切【集韻】馮無切,𠀤音扶。義同。一曰水上泭漚。 【集韻】亦作𣻜柎。

〔古文〕沜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普半切,音判。【說文】諸侯鄕射之宮,西南爲水,東北爲牆。【詩·魯頌】思樂泮水。【箋】泮之言半也。半水者,蓋東西門以南通水,北無也。【禮·王制】作頖宮。 

【通典】兗州泗水縣有泮水。

散也。【詩·邶風】迨冰未泮。

與判同。【史記·陸賈傳】自天地剖泮,未始有也。

與畔通。【詩·衞風】隰則有泮。【傳】泮,坡也。【箋】泮,讀爲畔。

【唐韻】武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弭盡切,𠀤音黽。水貌。【杜甫詩】春流泯泯淸。 

【爾雅·釋詁】泯,盡也。【書·康誥】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。

泯泯,猶茫茫也。【書·呂𠛬】泯泯棼棼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彌鄰切,音民。義同。

澤名。【山海經】靈桑之山,西望泯澤。 

【集韻】䁕見切,音麪。泫泯,混合也。一曰目不安貌。【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】目眩泯而亡見。 

【韻補】叶民堅切,音眠。【陸雲·夏府君誄】祈祈縉紳,泣涕留連。故作斯誄,著之不泯。

〔古文〕夳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他蓋切,音太。【說文】滑也。

大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揚金光,橫泰河。

通也。【易·泰卦】天地交泰。

甚也。【詩·小雅】昊天泰憮。

寬也,安也。【論語】君子泰而不驕。

侈也。【晉語】恃其富寵以泰於國。

丘名。【爾雅·釋丘】右陵泰丘。

風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西風謂之泰風。【註】西風成物,物豐泰也。

山名。【爾雅·釋山】泰山爲東嶽。又有小泰山,在朱虛縣,汶水所出。

州名。本晉海陵郡,今屬揚州府。又泰安州,本唐泰州,屬濟南府。俱見【廣輿記】。

澤名。【山海經】瀤澤之水,東北流,注于泰澤。

社名。【蔡邕·獨斷】天子之宗社曰泰社。

尊名。【禮·明堂位】泰,有虞氏之尊也。 

【韻補】叶他計切,音替。【曹植·七啓】元化參神,與靈合契。惠澤播於黎苗,威靈鎭乎無外。超隆平於殷周,踵羲皇而齊泰。 【說文】亦省作太。从水。俗作,非是。

考證:〔有小泰山,在朱虛縣,汝水所出。〕 謹按前汶字註引水經汶水出朱虛縣泰山。酈道元註汶水出縣東西峿山,山在小泰山東。據此汝字謹改汶字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於良切,音央。【說文】滃也。雲氣起貌。

泱泱,水深廣也。【詩·小雅】維水泱泱。

宏大也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泱泱乎大風。 

【集韻】於郞切,音鴦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烏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倚朗切【正韻】於黨切,𠀤音坱。泱漭,廣大貌。【馮衍·顯志賦】覽河華之泱漭。

淴泱,水漂疾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潏湟淴泱。 

【集韻】於驚切,音英。泱泱,雲貌。【潘岳·射雉賦】天泱泱以垂雲。【註】泱與英古字通。別作霙。

於浪切,盎去聲。水貌。

【玉篇】古文濟字。【說文】泲,沇也。東流於海。○按沇水,卽濟水。發源爲沇,東流爲濟。

地名。【詩·邶風】出宿于泲。

莤泲,釃酒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酒正註】泲,謂醴之淸者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爲命切,音詠。【說文】潛行水中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泳,游也。【詩·邶風】泳之游之。 

【韻補】叶虛誑切,音旺。【詩·周南】漢之廣矣,不可泳思。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方去聲。

【字彙補】居玩切,音貫。淨也,澡手灑也。

人名。【宋史·宗室表】有崇泴。○按卽盥字之譌。

【唐韻】胡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轄覺切,𠀤音學。涸泉也。【爾雅·釋山】夏有水,冬無水,曰澩。 

【博雅】水自渭出爲澩。 

【集韻】或作㶅。詳㶅字註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仕角切,音浞。

【集韻】呼酷切,音熇。義𠀤同。 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下巧切,音攪。水聲。【郭璞·江賦】漰湱澩灂。

【廣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東切,𠀤音籠。【說文】雨瀧瀧貌。

瀧涷,沾漬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瀧涿,謂之霑𣿙。

水名,在梁鄒縣。【水經注】瀧水,卽古袁水也。 

【集韻】力鍾切【正韻】盧容切,𠀤音龍。義同。 

【廣韻】所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疎江切,𠀤音雙。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桂陽藍豪山,廣圓五百里,悉曲江縣界,巖嶺干天,交柯雲蔚,霾天晦景,謂之瀧中。

州名。【廣輿記】廣東羅定州,梁曰瀧州,隋曰瀧水,今州有瀧水縣。 

【廣韻】呂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閭江切,𠀤音䮾。奔湍也。南人名湍曰瀧。 

【集韻】盧貢切,音弄。瀧涷,溼也。義同。

【廣韻】洛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龍都切,𠀤音盧。水名,出牂牁。一名苦水。【水經注】禁水,北注瀘津水。【益州記】瀘水,源出曲羅,又下合諸水,而總其目,故有瀘江之名。

州名。【廣輿記】本巴國地,梁曰瀘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