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廣韻】徒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田聊切,𠀤音條。獨行貌。 

【爾雅·釋言】佻,偸也。【屈原·離騷】余猶惡其佻巧。

行不耐勞苦貌。【詩·小雅】佻佻公子,行彼周行。

竊取名。【周語】佻天以爲己力。

佻人,國名。【河圖玉版】佻人長三十丈五尺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徒了切,迢上聲。義同。 

【正字通】餘韶切,音姚。緩也。荀子王霸篇,佻其期日,而利其巧任,如是則百工不楛矣。楊愼曰:佻與徭同。晏子春秋,景公爲露寢之臺,令使佻其日而不趣。欲上悅乎君,而游民足乎食也。今均徭之法,用徭字,欲其征役之緩也。 

【揚子·方言】佻抗,縣也。趙魏之閒曰佻。又縣物於臺之上曰佻。 

【字彙補】直紹切,音肇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佻正嘉吉弘以昌。如淳讀。
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詁】佻,偸也。〕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

【廣韻】古卯切【集韻】吉巧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巧切,𠀤音攪。好也。【詩·𨻰風】佼人僚兮。陸氏作姣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關而東,河濟之閒,凡好謂之佼。【禮·月令】仲夏養壯佼。【註】壯,形體碩大。佼,形容佼好。擇此類養之,亦順長養之令。【後漢·劉盆子傳】光武曰:卿所謂鐵中錚錚,庸中佼佼。【王充·論衡】上世之人,侗長佼好,堅强老壽。

健也。【淮南子·覽冥訓】草木不搖,而燕雀佼之。【註】燕雀自以爲能佼於鳳凰也。

姓。漢佼彊,南北朝佼長生。 

【廣韻】古肴切。與郊同。【史記·趙世家】宜爲上佼而今乃抵辠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七四切,音刺。便利也。

佽飛,卽佽非,古劒士,漢取爲武官名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募佽飛射士。【註】輕疾若飛也。

比也。【詩·小雅】決拾旣佽。【註】利也,謂相次然後射。【鄭箋】謂指相次比也。

助也。【詩·唐風】人無兄弟,胡不佽焉。

代也,遞也,及也。【集韻】通作次。亦作㐸。詳前㐸字註。

〔古文〕𢔍【唐韻】夷質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弋質切,𠀤音逸。舞行列也。行數,人數,縱橫皆同,故曰佾。【左傳·隱五年】於是初獻六羽,始用六佾。 古但用䏌,加人轉註。䏌音翕。古今異讀。

考證:〔【左傳·隱四年】於是初獻六羽,始用六佾。〕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。

使

〔古文〕𡥐𠭆【唐韻】疏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爽士切【正韻】師止切,𠀤音史。令也,役也。【豳風】序:說以使民。【禮·曲禮】六十曰耆指使。【註】指事使人也。【管子·樞言篇】天以時使,地以材使,人以德使,鬼神以祥使,禽獸以力使。 

【集韻】疏吏切【正韻】式至切,𠀤音𩢲。遣人聘問曰使。【前漢·韓信傳】發一乗之使,下咫尺之書。

【鬼谷子抵巇篇】聖人者,天地之使也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四時者,天之吏也。日月者,天之使也。 

【諡法】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。 本作𠉕。【六書統】从人从事。令人治事也。

考證:〔【易·兌卦】悅以使民。〕 謹按易兌卦象傳是悅以先民,與使字無涉。惟查毛詩豳風東山序有此四字。謹將易兌卦三字改爲豳風序。悅改說。

【廣韻】戸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乎經切【正韻】奚經切。𠀤通形。【禮·王制】𠛬者,侀也。侀者,成也。一成而不可變。 中从幵,當作侀,入八畫。

【唐韻】所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疏臻切。𠀤通駪。馬羣行欲先也。

衆多貌。【楚辭·招魂】豺狼從目,往來侁侁些。

姓。【呂覽】有侁氏。 

【字彙補】商世侯國也。【路史】諸侯爲亂者。或以爲莘,非。

【集韻】仛本字。或亦作𠊴。

〔古文〕𠈉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空旱切【集韻】可旱切,𠀤看上聲。剛直也。【論語】侃侃如也。 

【正韻】袪幹切,音看。義同。

【廣韻】之日切【集韻】職日切,𠀤音質。堅也。又癡也,侄仡不前也。

騶吾。【大傳】謂之侄獸。 俗誤以侄爲姪字。

【廣韻】苦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柯開切,𠀤音該。【說文】奇侅,非常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非常曰侅事。【莊子·盜跖篇】侅溺於馮氣。【楊愼曰】飮食之咽爲侅。馮當如馮河之馮,言富人積資如負重也。

與胲賅賌𠀤通,皆以兼該立義。 

【正韻】胡改切,音亥。義同。

〔古文〕徠【廣韻】落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才切,𠀤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【禮·曲禮】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 

【公羊傳·隱五年】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【註】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

玄孫之子曰來孫。

麥名。【詩·周頌】貽我來牟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作飴我釐麰。亦作䅘。

呼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大祝來瞽令臯舞。

姓。 

【集韻】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【孟子】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

叶鄰奚切,音離。【詩·邶風】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【素問】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

叶郞狄切,音力。【詩·小雅】東人之子,職勞不來。叶下服。【大雅】經始勿亟,庶民子來。

叶落蓋切,音賴。【屈原·離騷】因氣變而遂會舉兮,忽神奔而鬼怪。時髣髴以遙見兮,精皎皎以往來。

叶良置切,音利。【荀子·賦篇】一往一來,結尾以爲事。

考證:〔【荀子·賦論篇】一往一來,結尾以爲事。〕 謹照原書省論字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延知切,音夷。儕也,等也。

尸也。【儀禮·士喪禮】士舉,男女奉尸侇于堂,撫用夷衾。【註】侇之言尸也。夷衾,覆尸柩之衾也。

〔古文〕𠈎【唐韻】尺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敞尒切【正韻】尺里切,𠀤音齒。奢也,泰也。【六書故】好廣也。【書·周官】祿不期侈。

【詩·小雅】哆兮侈兮。【註】微張貌。

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鳧氏侈弇之所由興。【疏】由鐘口侈弇,所興之聲,亦有柞有鬱。

作奓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心奓體泰。 

【字彙補】以支切,音移。【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】主婦被錫衣侈袂。 

【字彙補】昌者切,音拸。【公羊傳·僖二十六年】其言至巂,弗及何侈也。【註】侈,昌爾反。又昌者反。

叶充豉切,音𨛅。【左思·魏都賦】繆默語之常倫,牽膠言而踰侈。飾華離以矜然,假倔彊而攘臂。

考證:〔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鳧氏侈弇之所由興。【註】由鐘口侈弇,所興之聲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
同夸。【書·畢命】驕淫矜侉。 

【集韻】安賀切,阿去聲。痛呼也。

【廣韻】古黃切【集韻】姑黃切,𠀤音光。大也。【越語】侊飯不及壺飱。【註】侊飯,謂盛饌也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力制切,音厲。比也,類也,槩也。又凡例。【左傳序】發凡以言例。後魏張吾貴集諸生講左傳,義例無窮,學者奇之。 

【集韻】力蘖切,音列。遮也。

【玉篇】古文隂字。註詳阜部八畫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時吏切,音耆。【說文】承也。【廣韻】近也,從也。【六書故】陪側也。【禮·曲禮】侍坐于先生。

常侍,漢時宦官名,後遂沿習爲士人官制。如唐高適稱高常侍,李愬稱李常侍是也。 

【史記·趙世家】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。畜侍以仁義,欣侍以舉賢使能,越侍以節財儉用。【註】侍猶勸也。

侍其,複姓。宋侍其良器。

考證:〔【史記·魏世家】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。畜侍以仁義,欣侍以舉賢使能,越侍以節財儉用。〕 謹照原書魏世家改趙世家。

【廣韻】綿婢切,音弭。同敉。亦作𢘺。撫也,愛也,安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小祝掌侎烖兵。

【廣韻】章俱切,音朱。侏儒,容貌短小也。【禮·王制】瘖聾跛躃斷者,侏儒百工,各以其器食之。【註】侏儒,短人也。

伶侏,古樂人名。

梁上短柱亦曰侏儒。【禮·明堂位註】棁畫侏儒。俗作株檽,非。

【唐韻】况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忽域切,𠀤兄入聲。寂也,靜也。【詩·魯頌】閟宮有侐。 

【集韻】火季切,音呬。義同。

【唐韻】于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尤救切【正韻】爰救切,𠀤音又。佐也,相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膳夫以樂侑食。

侍食於所尊亦曰侑食。【禮·玉藻】凡侑食,不盡食。 

【爾雅·釋詁】醻酢侑,報也。【郭註】此通謂相報答,不主於飮酒。

【文子·守弱篇】三皇五帝有勸戒之器,命曰侑巵。別作酭。

與姷通。耦也。

寬也。【管子·法法篇】文有三侑,武無一赦。

考證:〔【周禮·春官】膳夫以樂侑食。〕 謹照原文春官改天官。〔【爾雅·釋訓】醻酢侑,報也。〕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。

【唐韻】烏寒切【集韻】於寒切,𠀤音安。【說文】晏也。與安通。

【集韻】勒沒切,音𢫫。侓魁,大貌。

【唐韻】莫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迷浮切【正韻】莫侯切,𠀤音謀。【說文】齊等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疏數必侔。【註】侔猶均也。【又】凡爲輪,行澤者欲杼,行山者欲侔。【註】侔,上下等也。

【莊子·大宗師】畸於人而侔於天。 

【揚子·方言】侔,莫强也。北燕之外郊言努力謂之侔莫。

與蟊蛑𠀤同。食苗蟲也。見【漢海廟𥓓】 又叶蒙晡切,音模。【權德輿幾銘】冲用爲工,方寸爲鑪。周行不殆,造物不侔。

【集韻】人之切,音而。衆多貌。

【廣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盧昆切,𠀤音論。敘也,亼𠕁而卷之侖如也。

昆侖山,與崑崙同。見【漢志】。

【山海經】有侖者之山。

神名。【山海經】槐江之山,槐鬼離侖居之。【註】離侖,神名。

凡物之圓渾者曰昆崙,圓而未剖散者曰渾淪。 本作侖。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紅切【集韻】他東切,𠀤音通。無知也。【書·顧命】在後之侗,敬迓天威,嗣守文武大訓。【註】愚也。成王自稱。 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𠀤徒紅切,音同。未成器之人曰侗。倥侗,童蒙也。古作空同。【揚子·法言】倥侗顓蒙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吐孔切【正韻】他總切,𠀤音桶。儱侗,直也,長大也。 

【集韻】徒弄切。音洞。誠慤也。【莊子·庚桑楚】脩然而往,侗然而來。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丑亞切,茶去聲。侘傺,失志貌。

誇也。【史記·韓安國傳】卽欲以侘鄙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