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頭
释義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訖力切【正韻】居立切,𠀤音急。【說文】人名。孔伋字子思。漢有郭伋。
又【集韻】極入切,音及。伋伋,虛詐貌。
【集韻】烏懈切,音隘。困也。當从戹。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疑古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阮古切,𠀤音五。【周禮·小司徒】五人爲伍。【說文】相參伍也。三相參爲參,五相伍爲伍。【周禮·天官】設其參傅其伍。【註】參謂卿三人,伍謂大夫五人。
又【齊語】五家爲軌,故五人爲伍。軌長帥之。
又【孫子】用兵之法,全軍爲上,破軍次之。全伍爲上,破伍次之。【左傳·桓五年】先偏後伍,伍承彌縫。【註】司馬法,車戰,二十五乗爲偏,以車居前,以伍次之,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。
又五家相保曰伍。【左傳·襄三十年】子產使盧井有伍,輿人誦之曰:取我田疇而伍之。
又漢制有尺籍伍符。
又與衆雜處曰伍。【史記·司馬穰苴傳】臣素𤰞賤,君擢之閭伍之中。
又【韓信傳】信過樊將軍門,歎曰:生乃與噲等伍。
又【前漢·律歷志】隂陽相生,自黃鐘始,而左旋,八八爲伍。【註】孟康曰:從子數辰至未得八,下生林鐘,數未至寅得八,上生太簇。律上下相生,皆以此爲率。伍,耦也。八八爲耦。
又姓。
考證:〔【禮·祭義註】五人爲伍。〕 謹按五人爲伍不始於陳澔祭義註,謹將禮祭義註改爲周禮小司徒。〔【周禮·天官】設其參而傅其伍。〕謹照原文省去而字。〔【齊語】五家爲軌,故五人有伍。軌長帥之。〕謹照原文有伍改爲伍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巨錡切,音芰。伎巧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多人伎巧。
又伎倆。【史記·馮驩傳】無他伎能。【揚子·法言】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。【又】淳于越可謂伎矣。【註】伎,才也。
又【廣韻】巨支切。與跂通,足多指也。又舒貌。【詩·小雅】鹿斯之奔,維足伎伎。【註】宜疾而舒,留其羣也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房六切,音服。偃也。【禮·曲禮】寢毋伏。
又【廣韻】匿藏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嘉言罔攸伏。【詩·小雅】潛雖伏矣。【史記·樂書】羽者嫗伏,毛者孕鬻。【前漢·趙廣漢傳】發奸摘伏如神。
又屈服也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許旣伏其罪矣。
又三伏。【史記·秦本記】秦德公二年初伏。【註】六月三伏之節。始自秦德公。周時無伏。【釋名】伏者,金氣伏藏之日也。金畏火,故三伏皆庚。四氣代謝,皆以相生。至立秋以金代火,故庚日必伏。【註】夏至後三庚爲初伏,第四庚爲中伏,立秋後初庚爲末伏。
又姓。漢有伏勝,伏隆。【氏族博考】伏宓同出伏羲氏。漢伏生,晉書作宓生。又乞伏,外國姓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扶富切,浮去聲。禽覆卵也。【古今注】燕伏戊己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。
又【集韻】鼻墨切。與匐通。【史記·范雎傳】膝行蒲伏。
又叶必歷切,音壁。【賈誼·鵩賦】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憂喜聚門兮。吉凶同域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旣伏其罪矣。〕 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𠀤房越切,音罰。征伐。【詩·小雅】薄伐玁狁。【周禮·夏官】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。【左傳·莊二十九年】凡師有鐘鼓曰伐,無曰侵。
又【小爾雅】伐,美也。
又伐閱,與閥閱同。【史記·功臣侯表】古者人臣功有五等,明其功曰伐,積日曰閱。【左傳·莊二十八年】且旌君伐。【註】伐,功也。
又自稱其功曰伐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不自伐,故有功。
又斫木也。【詩·周南】伐其條枚。
又考擊鐘鼓也。【禮·郊特牲】孔子曰:二日伐鼓何居。
又攻殺擊刺也。【書·牧誓】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,乃止齊焉。【註】少不下四五,多不過六七而齊,所以戒其貪殺也。
又兵器。【詩·秦風】蒙伐有苑。【註】蒙,雜文。伐,干也。亦作瞂。
又星名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熊旗六斿。以象伐也。【註】熊虎爲旗,師都之所建,伐屬白虎宿,與參連體而六星。
又與垡同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一耦之伐。【疏】畎上高土謂之伐。
又叶許竭切,音歇。【詩·商頌】韋顧旣伐。叶上截下桀。
又叶扶廢切,音吠。【徐幹·西征賦】奉明辟之渥德,與游軫而西伐。過京邑以釋駕,觀帝居之舊制。 伐字从人从戈,戍字亦从人从戈。【留靑日札】人坐臥則爲戍守,人立行則爲征伐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一耦之伐。【疏】畝上高土謂之伐。〕 謹照原文畝上改畎上。
【唐韻】許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虛尤切,𠀤朽平聲。美善也,慶也。【書·太甲】實萬世無疆之休。
又【周官】作德心逸日休。【詩·商頌】何天之休。
又宥也。【書·呂𠛬】雖休勿休。【註】宥之也。我雖以爲宥,爾惟勿宥。
又【爾雅·釋訓】休休,儉也。【疏】良士顧禮節之儉也。【詩·唐風】良士休休。
又休沐,言休假也。一曰下沐,一曰旬休。唐法,旬休者一月三旬,遇旬則休沐,卽十日一洗沐也。
又致仕曰休。
又休息。【禮·月令】季秋之月,霜始降,則百工休。
又【揚子·方言】稱傀儡戲曰休,亦曰提休。
又地名。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。見【史記·年表】。
又【爾雅·釋木】休,無實李。【註】一名趙李。
又蚤休,藥名。
又姓。
又休休,人名。見【五代史】。
又【集韻】吁句切,音煦。氣以溫之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弓人角之,本蹙於𠜶,而休於氣。
又同咻。【左傳·昭三年】民人痛疾,而或燠休之。【註】燠休,痛念聲。
又叶虚嬌切,音囂。【陸雲·贈鄭曼季詩】拊翼墜夕,和鳴興朝。我之思之,言懷其休。
又叶匈于切,音虛。【吳志·胡綜黃龍大牙賦】含契河洛,動與道俱。天贊人和,僉曰惟休。 【說文】休在木部,人依木則休。《爾雅》庇䕃曰休,會止木庇息意。
按今《爾雅·釋言》本作庇庥䕃也。
考證:〔【書·說命】實萬世無疆之休。〕 謹照原書說命改太甲。〔按今爾雅釋木本作庇庥䕃也。〕謹照原書釋木改釋言。
【集韻】居焮切,音靳。相也。
【集韻】晡枚切,音桮。山名。
又貧悲切。與伾同。
又部鄙切,音否。引【爾雅】一成坯,或从人。
【淮南子·說林訓】解捽者不在於捌格,在於批伔。【註】伔,音沉。推擊其要也。伔字从儿rén不从几。
【唐韻】於武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羽切,𠀤於上聲。【說文】僂也。【左傳·昭七年】一命而僂,再命而傴,三命而俯,循牆而走。【禮·喪服制】傴者不袒。【註】袒露膊傴者可憎,故不露。【淮南子·齊俗訓】傴者,使之塗。【註】傴人塗地,因其俛也。 俗讀若偶,別作𤹪,𠀤非。
【廣韻】蘇旱切【集韻】顙旱切,𠀤音散。禦雨蔽日,可以卷舒者。通作繖。亦作𢄻。【說文】蓋也。【通雅】繖本因古之縿,升庵謂傘亦古文,晉輿服志,功曹吏繖扇騎從傘。始見於南史,王縉以笠傘覆面。魏書裴延儁傳,山胡持白傘白旛。○按《說文》幓,旌旗之斿。《爾雅》纁帛縿。註:衆旒所著正幅爲縿。此卽繖之原也。
又地名。【遼史·太宗紀】駐蹕於傘淀。
【唐韻】于鬼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羽鬼切,𠀤音韙。【說文】奇也。【徐曰】人才傀偉。【增韻】大也。【史記·𨻰平世家】張負旣見之喪所。獨視偉平。【韓詩外傳】仁者好偉,和者好粉。
又姓。漢光祿勲偉璋。
又【正韻】于貴切,音胃。【陸機·文賦】彼榛楛之勿翦,亦蒙榮於集翠。綴下里於白雪,吾亦濟夫所偉。
【廣韻】直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重緣切,𠀤音椽。轉也。【左傳·莊九年】公喪戎路,傳乗而歸。【註】戎路,兵車。傳乗,乗他車。【釋文】傳,直專反。又丁戀反。
又【正韻】授也,續也,布也。【周禮·夏官·訓方氏】誦四方之傳道。【註】傳說往古之事也。讀平聲。
又【禮·曲禮】七十曰老而傳。【註】倦勤,傳家事于子也。
又【禮·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席枕几不傳。【註】移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株戀切,專去聲。傳舍。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人所止息,去者復來。轉,相傳無常主也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註】高陽傳舍。
又【說文】遽也,驛遞曰傳。【禮·玉藻】士曰傳遽之臣。【註】驛傳車馬,所以供急遽之令,士賤而給役使,故自稱如此。又古者以車駕馬,乗詣京師,謂之傳車。後又置驛騎,用單馬乗之,若今之遞馬。凡四馬高足爲置傳,四馬中足爲馳傳,四馬下足爲乗傳,一馬二馬爲軺傳。漢律,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,皆持尺五寸木傳信,封以御史大夫印章,其乗傳參封之。參,三也。有期會絫封兩端,端各兩封,凡四封。乗置馳傳五封之,兩端各二,中央一軺,傳兩馬再封之,一馬一封,以馬駕軺車而乗傳,曰一封軺傳。
又關傳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【註】張晏曰:信也,若今過所也。如淳曰: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,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,謂之傳。師古曰: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。【後漢·𨻰蕃傳】投傳而去。【註】符也。丁戀切。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轉移所在,執以爲信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柱戀切,音瑑。訓也。賢人之書曰傳。又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,諸史列傳是也。【釋名】傳,傳也。以傳示後人也。
又續也。【孟子】傳食於諸侯。
又叶重倫切,音𨻰。【前漢·敘傳】帝庸親親,厥國五分,德不堪寵,四支不傳。
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、知戀、直戀三切,《廣韻》分析極細,《正韻》因之。然歷考經史註疏,驛傳之傳,平、去二音可以互讀,至傳道、傳聞、傳授之傳,乃一定之平聲,紀載之傳,一定之去聲。此音之分動靜,不可易者也。《正字通》專闢動靜字音之說,每於此等處,爲渾同之說以亂之,此斷斷不可从者。又按《廣韻》二仙,傳,直攣切,音椽,又持戀,丁戀二切。三十三線,傳,直戀切,卽持戀切。知戀切,卽丁戀切。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,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莊九年】傳乗而歸。註傳乗,乗他小車。〕 謹照原文省小字。〔【註】傳,直專反。〕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〔【禮·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度枕几不傳。〕 謹照原文簟度改簟席。〔【周禮·地官·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【註】張晏曰,信也,〕 謹按張晏曰云云乃漢書註,非周禮註。註字上增前漢文帝紀五字。
【唐韻】式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尸羊切,𠀤音商。痛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傷思也。【詩·周南】維以不永傷。【小雅】我心憂傷。
又創也,損也。【書·說命】若跣弗視地,厥足用傷。
又毀傷也。【禮·緇衣】心以體全,亦以體傷。
又戕害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二年】君子不重傷。
又姓。【左傳】傷省,宋人。
又【諡法】未家短折曰傷。
又叶式亮切,同慯。【張衡·四愁詩】路遠莫致倚愁悵,何爲懷憂心煩傷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訓】憂思也。〕 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,憂思也改傷思也。〔【書·說命】若跣勿視地。〕 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。
【廣韻】褚羊切,音䓪。【說文】狂也。一曰仆也。又狂行不知所如也。【禮·仲尼燕居】瞽者無相,倀倀乎其何之。
又倀鬼,虎齧人,人死,魂不敢他適,輒隷事虎,名曰倀。【聽雨記談】人遇虎,衣帶自解,皆別寘於地。虎見人躶,而後食之,皆倀所爲。倀可謂鬼之愚者也。
又【集韻】仲良切,音長。義同。
又除庚切,音棖。獨立貌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豬孟切,音趟。【廣韻】萌倀,失道也。【集韻】倀〈亻亨〉,疎率也。
【唐韻】力迍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龍春切,𠀤音淪。常也。【書·洪範】彝倫攸敘。
又類也。【禮·曲禮】儗人必于其倫。
又義也。【禮·祭統】夫祭有十倫焉。
又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析幹必倫。【註】順其理也。
又比也。【儀禮·卽夕】凡絞紟用布,倫如朝服。【禮·中庸】毛猶有倫。【疏】毛雖細物,猶有形體可比也。
又等也。【前漢·甘延壽傳】投石超距,絕於等倫。
又擇也。【儀禮·少牢饋食禮】雍人倫膚九,實于一鼎。【註】擇其至美者。
又姓。伶倫之後。
【廣韻】助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鋤庚切【正韻】士庚切,𠀤音䚘。鄙賤之稱也。【晉陽秋】吳人謂中州人謂傖,陸機呼左思爲傖,父宋孝武比擬羣臣,目王玄謨爲老傖。【韓愈詩】無端逐饑傖。
又【集韻】千岡切,音倉。傖囊,亂貌。
【唐韻】直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丈呂切,𠀤音宁。【爾雅·釋詁】佇,久也。【說文】佇,久立也。【詩·邶風】瞻望弗及,佇立以泣。【屈原·離騷】結幽蘭以延佇。
俗𠆺字。伭字从𤣥,避諱字。
【集韻】農都切,音孥。戮力也。又勁力也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博陌切,音百。【說文】長也。【釋名】父之兄曰伯父。伯,把也,把持家政也。
又兄曰伯。【詩·小雅】伯氏吹塤。
又第三等爵曰伯。
又【周禮·春官】大宗伯之職,以九儀之命,正邦國之位,九命作伯。【註】上公有功德者,加命爲二伯,得征五侯九伯者。【疏】公羊傳,自陝以東,周公主之。陝以西,召公主之。是東西二伯也。言九伯者,九州有十八伯,各得九伯,故云九伯也。
又婦人目其夫曰伯。【詩·衞風】伯也執殳。
又馬祖,天駟,房星之神曰伯。【詩·小雅】旣伯旣禱。【註】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。
又鳥名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伯趙氏,司至者也。【註】伯趙,伯勞也。
又姓。益之後。春秋時有伯宗,伯州犂。
又同陌。【史記·酷吏傳】置伯格長。【註】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。
又【正韻】必駕切。同霸。五伯,齊桓,晉文,秦繆,宋襄,楚莊也。伯叔伯長之義,後人恐與侯伯字溷,故借霸字別之。
又叶蒲各切,音博。【詩·大雅】王錫申伯。叶下蹻濯。
又叶壁益切,音必。【史記·敘傳】維弃作稷,德盛西伯。
又叶博故切,音布。【揚雄·解嘲】子胥死而吳亡,種蠡存而越伯。五羖入而秦喜,樂毅出而燕懼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春官】大宗伯之職,九命作伯。【疏】公羊傳,自陝以東周公主之。陝以西召伯主之。是東西二伯也。言九伯,九州有十八伯,各得九伯,故云九伯也。〕 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。言九伯下增者字。
【廣韻】公戸切【集韻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土切,𠀤音古。市稅。又論物貨也。【唐書·陸長源傳】高鹽價賤帛估。【五代史】周太祖用兵西方,王章供饋軍旅,百官俸廩,皆取供軍之餘,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價。估定又增,謂之擡估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乃里切,泥上聲。汝也。【通雅】爾汝而若乃一聲之轉。爾又爲尔,尔又作伱,俗書作你。
【集韻】伱本字。
【集韻】私列切,音屑。侈也。
【廣韻】蒲管切,盤上聲。侶也,依也,陪也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薄半切,盤去聲。義同。宋時有館伴使。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普半切,音判。【詩·大雅】伴奐爾游矣。【註】伴奐,閒暇意。
又【韻補】叶皮變切,音卞。【楚辭·九章】衆駭遽以離心兮, 又何以爲此伴也。同極而異路兮,又何以爲此援也。援音是願。
【集韻】火季切。同侐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郞丁切,音零。獨也。
又弄也。伶人,弄臣也。
又伶人,樂工也。伶倫,古樂師,世掌樂官,故號樂官爲伶官。
又【唐樂府序】伯牙作水伶操。
又使也。厮役謂之使伶。
又健伶,縣名,屬益州郡。
又伶俐,黠慧也。
又伶仃,與彾㣔同。伶俜,與竛𥪁同。
又【集韻】郞定切,音笭。又力正切,音令。義𠀤同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同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