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 見 kh 溪 k 群 ng 疑 b 幫 ph 滂 p 並 m 明
Hw 非 hw 敷 Hw 奉 w 微 d 端 th 透 t 定 n 泥
j 知、照 ch 徹、穿 c 澄、床 sh 審 zh 禪 ñ 娘 dz 精 tsh 清 ts 從 s 心 z 邪
h 曉 X 匣 H 匣 ' 影 Y 影 x 喻 y 喻
l 來 Zh 日 i u e o w y ÿ

字頭

释義

【廣韻】良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𠀤音李。【說文】俚,聊也。【前漢·季布傳贊】其畫無俚之至耳。【註】晉灼曰:計畫無所聊賴。

鄙俗也。【前漢·司馬遷傳贊】質而不俚。【司馬貞曰】俚卽鄙也。

野人歌曰俚。 

【博物志】交州夷名曰俚子。

通作里。【詩·大雅】云如何里。【註】愛也。與俚同。

【集韻】同俯頫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矢人前弱則俛。【前漢·鼂錯傳】在俛仰之閒耳。【註】師古曰:俛卽俯。

【賈誼·過秦論】頫首。【史記】作俛首,俯仰。【史記】作頫仰。音義𠀤同。 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美辨切,音免。義同。

與勉同。【禮·表記】俛焉日有孳孳。【註】俛焉,勤勞貌。

【陸機·文賦】有無僶俛。

【集韻】傍丁切,音竮。俠也。 

【說文】使也。 【字彙】同竮。

注解:〔古文〕𤔍𡥀𠊻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抱切【正韻】補道切,𠀤音寶。安也。【周禮•天官】以八統詔王馭萬民,五曰保庸。【註】保庸,安有功者。

恃也,守也。 

【禮•月令】四鄙入保。【註】小城曰保。又都邑之城曰保。

任也。【周禮•地官•大司徒】令五家爲比,使之相保。【註】保猶任也。

全之也,佑也。【書•召誥】天迪格保。【註】格正夏命而保佑之。

【詩•小雅】天保定爾,亦孔之固。 

【說文】養也。【增韻】抱也。【書•周官】立太師,太傅,太保。【禮•文王世子】入則有保,出則有師。【前漢•宣帝紀】嘗有阿保之功。【註】阿,倚也。保,養也。【賈誼傳】保者,保其身體。 

【史記•欒布傳】窮困賃傭於齊,爲酒家保。【註】酒家作保傭也。

姓。【呂氏春秋】楚保申,爲文王傅。

與褓緥𠀤通。【禮•月令】保介之御閒。【註】猶衣也。保卽𣚦褓。

叶博古切,音補。【易林】東南其戶,風雨不處。燕婉仁人,父子相保。

叶博效切,音報。【詩•大雅】無射亦保。叶上廟。

考證:〔【周禮·天官】八統詔王馭萬民,五曰庸保。【註】庸保,安有功者。〕 謹照原文八統上增以字。兩庸保𠀤改保庸。〔【前漢·宣帝紀】阿保之功。〕 謹照原文阿保上增嘗有二字。〔【賈誼·治安策】保者,保其身體。〕 謹照原書改賈誼傳。

俗兪字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牀史切,音仕。待也。【禮·玉藻】在官不俟屨,在外不俟車。

俟俟,衆多徐行貌。【詩·小雅】儦儦俟俟。【註】趨則儦儦,行則俟俟。言獸之多也。

姓。【風俗通】有俟子。 

【集韻】渠之切【正韻】渠宜切,𠀤音奇。万俟,複姓。 

【後周書異域傳】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。

叶于紀切,音矣。【詩·鄘風】人而無止,不死何俟。叶上齒。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𠀤胡頰切,音協。任俠。相與信爲任,同是非曰俠。【前漢·季布傳】任俠有名。【師古曰】俠之言挾,以權力俠輔人也。

姓。韓相俠累。

與挾通。【前漢·叔孫通傳】殿下郞中俠陛。【揚子·法言】滕懽樊酈曰俠介。𠀤與挾同。 

【集韻】古洽切。與夾通。傍也,𠀤也。【公羊傳·哀四年註】滕薛俠轂。

【儀禮·士喪禮】婦人俠牀東西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註】今時鐘乳俠鼓與舞。𠀤與夾同。 俗作俠,非。

〔古文〕㐰䚱【唐韻】息晉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思晉切,𠀤音訊。愨也,不疑也,不差爽也。【易·繫辭】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【左傳·僖七年】守命共時之謂信。

【爾雅·釋地】大蒙之人信。【註】地氣使然也。 

【左傳·莊三年】一宿爲舍,再宿爲信。【詩·豳風】于女信處。

【周頌】有客信信。【註】四宿也。

符契曰信。【前漢·平帝紀】漢律,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。【註】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。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。或用木爲之。【後漢·竇武傳】取棨信閉諸禁門。【註】棨,有衣戟也。

古人謂使者曰信。與訊通。【史記·韓世家】𨻰軫說楚王,發信臣,多其車,重其幣。【司馬相如·諭巴蜀檄】故遣信,使曉諭百姓。

州名。唐置信州,卽今廣信府。

姓。信陵君無忌之後。又複姓。【何氏姓苑】有信都,信平二氏。 
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升人切。與申同。【易·繫辭】往者,屈也。來者,信也。【詩·邶風】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

同身。【周禮·春官】侯執信圭,伯執躬圭。【註】信圭,刻人形伸也。躬圭,刻人形屈也。

叶斯鄰切,音新。【詩·小雅】庶民弗信。叶上親。

《正韻》云: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,嫌誤讀作新。今《敘傳》韓信音新,是信本有平、去兩音,其讀平者亦音,而非叶矣。

【廣韻】虞矩切【集韻】五矩切【韻會】魚矩切,𠀤音麌。容貌大也。【詩·邶風】碩人俁俁。

〔古文〕𠍻【唐韻】直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𨻰留切【正韻】除留切,𠀤音酬。衆也,等類也。【梁元帝·懷舊序】臨水登山,命儔嘯侶。【楚辭·王逸註】二人爲匹,四人爲儔。又通作疇。【前漢·韓信傳】其疇十三人。

誰也。【揚子·法言】儔克爾。與疇同。 

【集韻】大到切。與翿同。【說文】翳也。【玉篇】隱蔽也。

叶𨻰如切,音除。【韓愈·盧夫人墓誌銘】伊昔淑哲,或圖或書。嗟咨夫人,孰與爲儔。

〔古文〕𡅝【廣韻】魚掩切【集韻】魚檢切【韻會】疑檢切,𠀤嚴上聲。【說文】昂頭也。一曰好貌。

恭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儼,敬也。【禮·曲禮】儼若思。

與嚴通。【前漢·匡衡傳】正躬嚴恪。音義𠀤同儼。 

【詩·𨻰風】有美一人,碩大且儼。【傳】儼,矜莊貌。 

【淮南子·本經訓】盤紆刻儼。【註】刻儼,浮首虎頭之屬。 【韻會】琰韻,儼通曮。

【集韻】里養切,音兩。伎倆,巧也。
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𠀤郞計切,音麗。並也。【淮南子·繆稱訓】與俗儷走,而內行無繩。又伉儷,偶也。【左傳·成十一年】郤犫奪施氏婦。婦人曰:鳥獸猶不失儷,子將若何。【又】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。通作麗。 

【儀禮·士冠禮】主人酬賔束帛儷皮。【註】兩鹿皮也。古文儷爲離。

【士昏禮】納徵曰:某有先人之禮,儷皮束帛,使某也請納徵。 

【集韻】鄰知切,音離。【說文】棽儷也。【韻會】木枝條貌。

考證:〔【左傳·成十一年】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。〕 謹照原文不能上增已字。

〔古文〕𠈏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巨險切,箝上聲。【說文】約也。【禮·檀弓】國奢示之以儉,國儉示之以禮。

【王制】祭,豐年不奢,凶年不儉。【左傳·莊二十四年】儉德之共也。

少也,歲歉也。

姓。 

【正韻】詰念切,箝去聲。義同。

與險同。【荀子·富國篇】下疑俗儉。【註】儉讀爲險。

【唐韻】息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思留切,𠀤音羞。飭也。又飾也,葺理也。【書·禹貢】六府孔修。

古之聞人曰前修。【屈原·離騷】謇吾法夫前修兮,非世俗之所服。 

【屈原·離騷】解佩纕以結言兮,吾令蹇修以爲理。【註】蹇修,古良媒。

姓。漢屯騎校尉修炳。

長也。【詩·小雅】四牡修廣。

與卣通。【周禮·春宫·鬯人】廟用修。鄭註:修,讀爲卣。卣,中尊也。謂獻象之屬。以薦鬯則謂之卣,以薦酒則謂之修。

叶詢趨切,音須。【陸機·感丘賦】姸蚩混而爲一兮,孰云識其所修。必眇世以遠覽兮,夫何殉以區區。

考證:〔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瓬人爲瓦簋,廟用修。【註】修讀爲卣。卣,中尊也。〕 謹按冬官無廟用修之文。謹照周禮改春宫。鬯人廟用修。鄭註修讀爲卣。卣,中尊也。謂獻象之屬。

【廣韻】方矩切【集韻】匪父切,𠀤音府。俛也。【禮·樂記】執其干戚,習其俯仰詘伸,容貌得莊焉。【又】進俯退俯。【註】曲也,不齊一也。【禮·月令】季秋之月,蟄蟲咸俯,在內皆墐其戸。

通府。【荀子·非相篇】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。【註】府俯通。 【韻會小補】古音流變,字亦隨異。如俯仰之俯,本作頫,或作俛,今皆作俯。而頫音兆,俛音免,不復音俯矣。

考證:〔【荀子·非相篇】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。〕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。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胡臥切,和去聲。和也。

【唐韻】舉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恭于切,𠀤音拘。皆也。【孟子】父母俱存。

偕也,具也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道可載而與之俱也。【史記·孔子世家】孔子適周,魯君與之一乗車,兩馬,一豎子俱。

姓。南凉將軍俱延,唐江州監軍俱文珍。

同傚。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步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皆切,𠀤音牌。俳優,雜戲。【史遊急就篇】倡優俳笑,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。 

【集韻】蒲枚切,音裴。俳佪,亦作徘徊。【淮南子·本經訓】坐俳而歌謠。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慈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在演切,𠀤前上聲。淺也。【詩·秦風】小戎俴收。【註】小戎,兵車也。收,軫也,車前兩端橫木,以收斂所載。軫深四尺四寸,故曰俴。【又】俴駟孔羣。【註】駟馬皆以淺薄之金爲甲,欲馬易旋習也。

【廣韻】方廟切【集韻】彼廟切【正韻】悲廟切,𠀤標去聲。俵散。【六書故】分畀也。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昌六切,音埱。【爾雅·釋詁】俶,始也。【書·胤征】俶擾天紀。【詩·小雅】俶載南畝。【儀禮·聘禮】燕與羞俶,獻無常數。【註】始獻四時新物,無常數也。 

【爾雅·釋詁】俶,作也。【公羊傳·隱九年】三月庚辰大雨雪,何以書,記異也。何異爾,俶甚也。【詩·大雅】有俶其城。

整也。【張衡·思玄賦】𥳑元辰而俶裝。

善也。 
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他歷切。與倜同。【廣雅】俶儻,卓異也。【史記·魯仲連傳】好奇偉俶儻之書策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俶儻瑰琦。

叶尺六切,音觸。【詩·大雅】令終有俶。叶下告。

考證:〔【公羊傳·隱九年】三月庚辰大雨,何以書,記異也。〕 謹照原文雨下增雪字。〔【詩·大雅】有俶其成。〕謹照原文成改城。

【集韻】父沸切,音奜。敗也,背也。【史記·三王世家】燕王策曰:無作怨,無俷德。【註】索隱曰:勿使王背德也。俷與偝背倍北悖𠀤通。

【廣韻】扶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房用切,𠀤音㡝。秩祿也。【前漢·宣帝詔】今小吏勤事而俸薄,欲其無侵漁百姓,難矣。增其俸百石以上什五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詔增百官俸。【宋太祖詔】吏員猥多,難以求治。俸祿鮮薄,未可責廉。與其宂員而重費,莫若省官而益俸。差減其員,舊俸月增給五十。【長篇】賜韓世忠妻俸。 亦作奉。【前漢·公孫弘傳】奉祿甚多。

【集韻】衣駕切,音亞。倚也。

於加切,音丫。傲也。

【廣韻】於驗切【集韻】於贍切,𠀤音㤿。我也。北人稱我曰俺。 

【集韻】於劒切,音㛪。大也。

【字彙】同備。

俗鬻字。

【集韻】許斤切,音欣。喜也。

州名。本漢陽曲縣地名。隋置俽州。因欣口爲名。亦作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