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頭
释義
【唐韻】昨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才何切,𠀤音醝。【玉篇】縣名,屬沛郡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沛郡酇縣。【註】本作䣜。王莽攺曰贊治,故遂以䣜爲酇。【正字通】正韻十四歌,䣜、酇兩收。䣜註沛國邑名,亦作酇。酇註此沛國之酇。又南陽之酇,本音贊。班固曰:蕭何之所封,與何同韻,則南陽之酇有平、去二聲。互詳後酇字註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同都切,音屠。【說文】左馮翊䣝陽亭。
又【廣韻】宅加切【集韻】直加切,𠀤音茶。義同。
【正字通】鄂本字。詳前鄂字註。
【廣韻】昨含切【集韻】祖含切,𠀤音簪。【廣韻】亭名。在貝丘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徂合切,音雜。
又【廣韻】慈夜切,音藉。
又【集韻】他計切,音替。義𠀤同。 或作䣠。
同䣟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魚羈切,音宜。【說文】臨淮徐地。
又【集韻】語綺切,音蟻。義同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秦昔切,音籍。【說文】蜀地。
又【集韻】疾各切,音昨。義同。 俗省作𨞒、𨛳。
同䣊。詳前䣊字註。
【廣韻】其籰切【集韻】局縛切,𠀤音戄。【廣韻】鄕名。
又【集韻】乞約切,音郤。鄕名,在河東聞喜縣。或省作𨟠。
又【集韻】屈縛切,音躩。義同。
【集韻】於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乙及切【正韻】一入切,𠀤音浥。【說文】國也。【正韻】都邑也。【釋名】邑,人聚會之稱也。【史記·五帝紀】舜一年而所居成聚,二年成邑。【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】四井爲邑,四邑爲丘。
又【載師】以公邑之田任甸地,以家邑之田任稍地。【註】公邑,謂六遂之餘地。家邑,謂大夫之采地。
又王畿亦稱邑。【書·湯誓】率割夏邑。【詩·商頌】商邑翼翼。
又侯國亦稱邑。【書·武成】用附我大邑周。【詩·大雅】作邑于豐。
又於邑,氣逆結不下也。【楚辭·九章】氣於邑而不可止。【前漢·成帝贊】言之可爲於邑。【註】於邑,短氣也。
又邑邑,與悒悒通。【史記·商君傳】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。
又複姓。【廣韻】漢有邑由氏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遏合切,音姶。阿邑,與阿匼同,諂諛迎合貌。【前漢·張湯傳】以智阿邑人主,與俱上下。
又叶弋灼切,音藥。【後漢·杜篤·論都賦】成周之隆,乃卽中洛。遭時制都,不常厥邑。 【說文】从口,音圍,象四境。卪聲。尊𤰞大小有等,故从卪會意。偏旁作阝,俗从口从巴。非。備考:【篇海類編】同邼。
【集韻】湯丁切,音庭。【玉篇】鄕名。
又【集韻】亭名。
【廣韻】墟里切【集韻】巨几切【韻會】其紀切,𠀤音技。【廣韻】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邔縣,屬南郡。【後漢·宗室傳】封長子柱爲邔侯。【註】邔,屬南郡,故城在今襄州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渠記切,音忌。義同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於容切,音雍。【說文】邑四方有水,自邕城池者是也。
又【集韻】竭塞也。與壅同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邕河水不流。
又【正韻】和也。與雍同。【晉書·桑虞傳】閨門邕穆。
又【韻會】州名。秦桂林郡,唐置邕州。 【正字通】邕雍雝壅,古俱通用。
【唐韻】所閒切【集韻】師閒切,𠀤音山。地名。
又姓。見【正字通】。
【唐韻】胡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河干切,𠀤音寒。【廣韻】邗溝,水名。【左傳·哀九年】吳城邗,溝通江、淮。【註】于邗江築城穿溝,東北通射陽湖,西北至宋口入淮,通糧道也。
又【集韻】居寒切,音干。越之別名。
【廣韻】羽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雲俱切,𠀤音于。【說文】周武王子所封國。【史記·周本紀】明年伐邘。【註】邘城在野王縣西北。一作于。
又地名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王取鄔、劉、蔿、邘之田于鄭。【註】蔿、邘,鄭二邑。
又姓。【韻會】漢上谷太守邘侯。 【說文】本作𨙱。𨙱字原从亐作。
【唐韻】莫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謨郞切,𠀤音忙。【說文】河南洛陽北土山上邑。【正字通】貴人冢多在北邙山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武方切,音亡。義同。
【集韻】人余切,音如。國名。【字彙補】《路史·國名記》本女艾國,當从上聲。音如,誤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渠容切,音蛩。【說文】地名。在濟隂縣。
又縣名。【玉篇】蜀郡有臨邛縣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。
又水名。【韻會】邛水出嚴道邛崍山,入靑衣江。
又丘名。【詩·𨻰風】邛有旨苕。【註】邛,丘也。
又【廣韻】勞也,病也。【詩·小雅】匪其止共,維王之邛。【註】讒人不能共職,徒爲王病也。【又】我視謀猶,亦孔之邛。【註】惑於邪謀,不能斷以從善,故致亂也。
又姓。【列仙傳】周有邛疏。 【韻會】从邑从工。俗作卬,非。卬卽俯仰之仰。又卩與阝別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古晃切,音廣。【廣韻】姓也。出廬江縣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呼光切,音荒。義同。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甫無切【集韻】風無切,𠀤音夫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邞縣,屬琅邪郡。
又【集韻】馮無切,音扶。義同。
【唐韻】苦浪切【集韻】口浪切,𠀤音抗。【說文】潁川縣名。
又【玉篇】古衡切【集韻】居行切,𠀤音耕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胡郞切【集韻】寒剛切,𠀤音杭。【廣韻】餘邟,縣名。在吳興,今作杭。
又【廣韻】苦岡切【集韻】丘岡切,𠀤音康。【集韻】城名,在陽翟。
【廣韻】府巾切【集韻】悲巾切【韻會】補巾切,𠀤音賔。【說文】周太王國,在右扶風美陽縣,亦作豳。互詳豕部豳字註。
又【廣韻】州名,今屬陝西西安府。
又與彬同。文貌。【揚子·太𤣥經】斐如邠如,虎豹文如。
【唐韻】府良切【集韻】分房切,𠀤音方。【說文】𨙩邡,廣漢縣名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敷亮切,音訪。與訪通。【穀梁傳·昭二十五年】邡公也。【註】邡,當爲訪。謀納昭公也。
【唐韻】戸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乎經切【正韻】奚經切,𠀤音形。【說文】周公子所封國,地近河內懷縣。【左傳·隱五年】鄭人郉人伐翼。【註】郉國,在廣平襄國縣。
又【韻會】州名。春秋郉國,隋置郉州,宋攺郉臺,今因之。
又姓。郉侯,爲衞所滅,因爲氏。
又【集韻】古幸切,音耿。【史記·殷本紀】祖乙遷于郉。【註】郉,音耿。今河東皮氏有耿鄕。【括地志】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,故耿國也。 本作郉。經史通作邢。
【唐韻】【廣韻】諾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囊何切【正韻】奴何切,𠀤音儺。【說文】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。
又【玉篇】何也。【左傳•宣二年】棄甲則那。
又多也。【詩•小雅】受福不那。
又【集韻】安貌。【詩•小雅】有那其居。
又姓。【廣韻】西魏有那椿。
又上聲。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奴可切【集韻】乃可切,𠀤音娜。【集韻】何也。【玉篇】俗言那事。
又去聲。【廣韻】奴箇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箇切,𠀤音哪。語助也。【後漢•韓康傳】公是韓伯休那。【杜甫詩】杖藜不睡誰能那。
又叶奴故切,音怒。【陸雲•陸丞相誄】攺容肅至,傾蓋寵步。鞶帶翻紛,珍裘阿那。 【說文】本作𨙻。俗作𨚗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許斤切,音欣。【玉篇】地名。
又【集韻】鄰也。
又【集韻】虛言切,音軒。義同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式任切,音沈。地名。【左傳·文十七年】周甘𣀈敗戎于邥垂。【註】邥垂,周地河南新城縣北有垂亭。
又姓也。【集韻】與沈同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文十七年】周甘𣀈敗戎于邥𠂹。【註】邥𠂹,周地河南新城縣北有𠂹亭。〕 謹照原文三𠂹字𠀤改垂。
〔古文〕𤰫𨚚邫【唐韻】博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悲江切,𠀤音梆。【說文】國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大宰掌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國。【註】大曰邦,小曰國。
又【釋名】邦,封也。封有功于是也。【書·蔡仲之命】乃命諸王邦之蔡。
又姓。【正字通】明有邦嚴。
又叶卜工切,音崩。【詩·小雅】以畜萬邦,叶上訩。【又】保其家邦。叶上同。
又【大雅】御于家邦。叶上恫,凡《詩》《易》邦字𠀤同此音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愚袁切,音元。【廣韻】秦邑名。【左傳·文四年】晉侯伐秦,圍邧新城。
又【唐韻】虞遠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五遠切,𠀤音阮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