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頭
释義
【字彙】同刓,圓削也。
【廣韻】五嘅切【集韻】午代切。𠀤與礙同。【說文】止也。本作礙。或作硋。南史引浮屠書作㝵,註:與礙同。
【玉篇】古文得字。〇按得字,古文本作䙷。
〔古文〕𠧡𠧢𡵏【唐韻】職緣切【集韻】朱遄切【正韻】朱緣切,𠀤音磚。【說文】六寸簿也。从寸叀聲。【徐曰】簿,文簿也。【廣韻】壹也,誠也。【增韻】純篤也。【易·繫辭】夫乾,其靜也專。【孟子】不專心致志,則不得也。
又獨也。【書·說命】罔俾阿衡,專美有商。
又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子革對曰是四國者,專足畏也。
又擅也,自是也。【中庸】賤而好自專。【禮·坊記】父母在,饋獻不及車馬,示不敢專也。
又【左傳·桓十五年】祭仲專,鄭伯患之。
又姓。吳人專諸。
又【集韻】徒官切,音團。聚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其民專而長。
又叶陟鄰切,音珍。【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】奉事循公姥,進止敢自專。晝夜勤作息,伶俜縈苦辛。 【韻會】通作顓剸。【正字通】專叀通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昭三年】是四國者,專足畏也。况加之以楚。〕 謹按况加之以楚文義未了,年分亦誤。謹改昭十二年子革對曰是四國者,專足畏也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倉困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村困切,𠀤村去聲。【說文】十分也,人手卻一寸,動𧖴謂之寸口。从又从一。【徐曰】一者,記手腕下一寸。此指事也。【家語】布指知寸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,一黍爲分,十分爲寸,十寸爲一尺。又寸者,忖也,有法度可忖也。凡法度字皆从寸。
又姓。【正字通】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。
又叶徒玩切,音叚。【庾信·喜晴應詔詩】伏泉遠習坎,隂風已回巽。桐枝長舊圍,蒲節抽新寸。叶上建傳堰獻。楊愼曰:巽音蒜,寸音斷,或曰建傳堰獻在今霰韻,古音霰翰諫三韻通。備考:【篇海類編】俗等字。
【唐韻】都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內切,𠀤音碓。【說文】應無方也。本作𡭊。【爾雅·釋言】對,遂也。【疏】遂者,因事之辭。【廣韻】答也。【增韻】揚也。【詩·大雅】以對于天下。【註】答天下仰望之心也。【書·說命】敢對揚天子之休命。
又【禮·曲禮】侍坐於先生,先生問焉,終,則對。【又】君子問更端,則起而對。【註】離席對也。
又次對,轉對。【王球貽謀錄】唐百官入閤,有待制次對官。後唐天成中,廢待制次對官,五日一次,內殿百官轉對。
又當也,配也。【詩·大雅】帝作邦作對。【註】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。
又對簿。【史記·李將軍傳】廣年六十餘矣,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。
又敵也。【吳陸遜曰】劉備今在境界,此疆對也。
又凡物𠀤峙曰對。【杜甫·萬丈潭詩】山危一徑盡,岸絕兩壁對。
考證:〔【禮·曲禮】侍於先生,先生問焉,終,則對。〕 謹照原文侍下增坐字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祥吏切,音嗣。【說文】廷也,有法度者也。从寸㞢聲。【徐曰】寸,法度也,守也。【釋名】寺,嗣也,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。【唐書·百官表】漢以太常,光祿,勳衛尉,太僕,廷尉,大鴻臚,宗正,司農,少府爲九卿。後魏以來,卿名雖仍舊,而所蒞之局謂之寺,因名九寺。
又【漢書註】凡府廷所在,皆謂之寺。
又漢明帝時,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,初止鴻臚寺,遂取寺名,爲創立白馬寺。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。
又宦寺。【詩·秦風】寺人之令。【傳】內小臣也。令,使也。
又【周禮·天官】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。鄭註寺之言侍也。○按註疏蓋以侍釋寺義,非。轉音時吏切,讀若侍,《正譌》合寺、侍爲一,非。 【集韻】或作䦙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天官】寺人,掌王之內人。【註】寺之言侍也,取親近侍御之義。〕 謹按此所引文義未全,謹照原增改爲: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。鄭註寺之言侍也。
〔古文〕𡬻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心切,𠀤音潯。【說文】繹理也,本作𢒫,从工口,从又寸。工口,亂也。又寸,分理之也。彡聲。【增韻】求也。【前漢·黃霸傳】語次尋繹。【註】抽引而出也。
又度名。【周禮·地官·媒氏註】八尺曰尋,倍尋曰常。【小爾雅】四尺謂之仞,倍仞謂之尋。【孟子】枉尺而直尋,宜若可爲也。
又仍也,繼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日尋干戈,以相征討。【古語】毫末不扎,將尋斧柯。
又俄也。【晉羊祜讓開府表】以身誤陛下辱高位,傾覆亦尋而至。
又用也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將尋師焉。【註】尋,用也。
又侵尋,猶浸淫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巡郡縣,侵尋太山矣。
又借作溫燖。【左傳·哀十二年】吳使人請尋盟。子貢曰:若可尋也,亦可寒也。【註】尋,重也,溫也,前盟巳寒,更溫之使熱。與燖義同。
又長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關以西,秦晉梁益閒,凡物長謂之尋。
又俗謂庸常爲尋常。
又姓。晉尋會,唐劉黑闥將尋相。 【韻會】毛氏曰:从口。俗从几作𡬶,非。𠙛。
〔古文〕𡭎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到切【正韻】杜到切,𠀤音盜。【說文】導,引也。从寸道聲。【徐曰】以寸引之也。【周語】𠋫人爲導。【註】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。【孟子】君使人導之出疆。
又治也。【書·禹貢】導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【註】言治山通水也。
又通也。【周語】太子晉曰:川氣之導也,疏爲川谷,以導其氣。
又【增韻】啓迪也。通作道。【論語】道之以德。
又【前漢·文帝紀】道民之路在務本。
又簪導。【釋名】簪,兓也,以兓連冠於髮也。導,所以導櫟鬢髮,使入巾幘之裏也。南齊高祖性儉約,見主衣中有玉導,曰:留此是興長敝源。命擊碎之。
【廣韻】呂卹切【集韻】劣戌切,𠀤音律。【說文】五指捋也。从爪从又从一。一者,物也。【正字通】一手持物,一手取之也。餘詳捋字註。
【字彙】普火切,音頗。與叵同。【正字通】俗字。
〔古文〕𡉘𡊽【唐韻】府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方容切,𠀤音崶。【說文】爵諸侯之土也。从之从土从寸。【徐曰】各之其土也,寸守其法度也。本作封,隸作封,从圭所執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王大封,則告后土。【註】封,土地之事也。
又【大戴禮】五十里而封。
又【前漢·𠛬法志】同十爲封,封十爲畿,畿方千里。
又封疆之官曰封人。【周禮·地官】封人掌設王之社壝,爲畿封而樹之。
又【大司徒之職】凡造都鄙,制其地域,而溝封之。【註】封,起土界也。土在溝上謂之封,封上樹木以爲固也。
又大也。【詩·商頌】封建厥福。【書·舜典】封十有二山。【孔傳】封,大也。每州之名山殊大者,以爲其州之鎮。
又封禪,祭名。積土增山曰封,爲墠祭地曰禪。【孝經緯】封於泰山,禪於梁甫。【白虎通】王者封禪以告太平。金泥銀繩,封以印璽。孔子登泰山,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,七十餘封是也。
又聚土曰封。【周禮·地官·冢人】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。
又培也。【吳語】封殖越國。【註】壅本曰封。
又富厚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無秩祿之奉,爵邑之入,而樂與之比者,命曰素封。
又凡專利自私曰封。【詩·周頌】無封靡于爾邦。【禮·王制】名山大澤不以封。【鄭註】與民同財,不得障管也。
又緘也。漢制,奏事皁囊封板,以防宣泄,謂之封事。
又【前漢·平帝紀】諸乗傳者,持尺五木傳信,封以御史大夫印。
又國名。【禮·明堂位】封父龜。【註】封父,國也。
又州名。蒼梧郡地,隋爲封州。
又姓。黃帝時有封鉅。又賁氏改封氏。又穿封,複姓。
又土精。【白澤圖】物如小兒手,無指,名封。食之多力。
又封豕,大豕名。又去聲。【廣韻】芳用切,音葑【書·蔡仲之命】往卽乃封。徐邈讀。
又叶府良切,音方。【韓愈·李道古銘】本支于今,其尚有封。叶下亡。封字从𡉚从寸作。
考證:〔【禮·王制】五十里爲封。〕 謹按王制無此文,查係大戴禮王言篇。謹據改爲大戴禮五十里而封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芳蕪切【正韻】芳無切。𠀤與敷同。【說文】尃,布也。从寸甫聲。【徐曰】布以法度也。【玉篇】徧也。【易·說卦】震爲尃。《石經》作旉。
又【史記·封禪書】雲旉霧散。
又【集韻】或作溥。【禮·祭義】溥之橫乎四海。【註】讀如尃。
又【集韻】本作佈,佈散也。博古切。或作尃。【正字通】尃有布義,不必改音布也。 通作敷。
【唐韻】神柘切【集韻】食夜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神夜切,𠀤蛇去聲。【說文】弓弩發於身,而中於遠也。【禮•射義】古者,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。射者,男子之事也,因而飾之以禮樂也。又射之爲言繹也。繹者各繹己之志也。故心平體正,持弓矢審固,則中矣。又射義有大射,賔射,燕射。【周禮•地官•保氏】五射,曰白矢,曰參連,曰剡註,曰襄尺,曰井儀。詳【鄭司農註】。
又【廣韻】羊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夤謝切,𠀤音夜。僕射,秦官名。【漢官儀註】僕,主也。古者重武事,每官必有主射督課之,故名。師古曰:射本如字讀,今音夜,蓋關屮語轉爲此音也。朱子曰:禮僕人師扶左,射人師扶右。周官大僕之職,僕射之名,蓋起於此。漢獻帝始分置左右僕射,唐改左右匡政,又改左右相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食亦切,音實。【增韻】以弓弩失射物也。又指物而取曰射。【論語】弋不射宿。
又【蜀志】孟光曰:吾好直言,每彈射利病,爲世所嫌。歐陽氏曰:泛而言射,則在去聲,以射其物而言,則在入聲。《正字通》以爲曲說,非。
又【廣韻】羊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益切,𠀤音睪。【詩•大雅】無射亦保。【周頌】無射于人斯。【註】射,厭也。
又無射,九月律名。【前漢•律歷志】無射,言陽氣上升,隂氣收藏,終而復始,無厭已也。
又叶當故切,音妒。【詩•小雅】式燕且譽,好爾無射。
又叶於略切,音約。【詩•大雅】不可度思,矧可射思。【楚辭•天問】封豨是射。叶下若。 【說文】本作䠶。从身从矢。或从寸。寸,法度也。亦手也。
考證:〔【禮·射義】射之爲言繹也。各繹己之志也,故射者心平體正,持弓矢審固。持弓矢審固,然後中。〕 謹照原文改:繹者各繹己之志也。故心平體正,持弓矢審固,則中矣。
【正字通】同剋。
〔古文〕𢪇【廣韻】卽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資良切,𠀤音漿。【說文】本將帥字。一曰有漸之辭。【蘇林曰】將,甫始之辭。【易·繫辭】是以君子將有爲也,將有行也。
又【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】君親無將,將而誅焉。【師古註】將有其意也。
又抑然之辭。【楚辭·卜居】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,將遊大人以成名乎。
又且也。【詩·小雅】將安將樂。
又【廣韻】養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不遑將父。
又助也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補過將美。
又送也。【詩·召南】百兩將之。【邶風】之子于歸,遠于將之。
又大也。【詩·小雅】亦孔之將。【商頌】我受命溥將。
又承也,奉也,行也。【詩·商頌】湯孫之將。【書·胤征】今予以爾有衆,奉將天罰。【註】將,行也。
又【增韻】賚也,持也,與偕也。【正韻】扶持也。【詩·小雅】無將大車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】鄭伯將王,自圉門入。
又進也。【詩·周頌】日就月將。
又從也,隨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九夷賔將。
又【詩·小雅】鮮我方將。【註】壯也。
又【楚辭·九辯】恐余壽之弗將。【註】長也。
又【詩·大雅】在渭之將。【註】側也。
又去也。【荀子·賦論篇】時幾將矣。【註】言時事已去,不可復也。
又姓。後趙常山太守將容。
又干將,古劒工。【張揖曰】韓王劒師名,今名劒曰干將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千羊切【韻會】七羊切,𠀤音鏘。請也,幾願辭也。【詩·衛風】將子無怒。【小雅】將伯助予。
又聲也。【詩·鄭風】佩玉將將。
又嚴正貌。【詩·大雅】應門將將。
又集也。【詩·周頌】磬筦將將。
又【唐韻】卽諒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諒切,𠀤音醬。【廣韻】將帥也。【增韻】將之也。【禮·記註】方氏曰: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,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。
又叶卽兩切,音獎。【詩·大雅】天不我將。叶下往。
〔古文〕𢪇【廣韻】卽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資良切,𠀤音漿。【說文】本將帥字。一曰有漸之辭。【蘇林曰】將,甫始之辭。【易·繫辭】是以君子將有爲也,將有行也。
又【公羊傳·莊三十二年】君親無將,將而誅焉。【師古註】將有其意也。
又抑然之辭。【楚辭·卜居】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,將遊大人以成名乎。
又且也。【詩·小雅】將安將樂。
又【廣韻】養也。【詩·小雅】不遑將父。
又助也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補過將美。
又送也。【詩·召南】百兩將之。【邶風】之子于歸,遠于將之。
又大也。【詩·小雅】亦孔之將。【商頌】我受命溥將。
又承也,奉也,行也。【詩·商頌】湯孫之將。【書·胤征】今予以爾有衆,奉將天罰。【註】將,行也。
又【增韻】賚也,持也,與偕也。【正韻】扶持也。【詩·小雅】無將大車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】鄭伯將王,自圉門入。
又進也。【詩·周頌】日就月將。
又從也,隨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九夷賔將。
又【詩·小雅】鮮我方將。【註】壯也。
又【楚辭·九辯】恐余壽之弗將。【註】長也。
又【詩·大雅】在渭之將。【註】側也。
又去也。【荀子·賦論篇】時幾將矣。【註】言時事已去,不可復也。
又姓。後趙常山太守將容。
又干將,古劒工。【張揖曰】韓王劒師名,今名劒曰干將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千羊切【韻會】七羊切,𠀤音鏘。請也,幾願辭也。【詩·衛風】將子無怒。【小雅】將伯助予。
又聲也。【詩·鄭風】佩玉將將。
又嚴正貌。【詩·大雅】應門將將。
又集也。【詩·周頌】磬筦將將。
又【唐韻】卽諒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諒切,𠀤音醬。【廣韻】將帥也。【增韻】將之也。【禮·記註】方氏曰: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,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。
又叶卽兩切,音獎。【詩·大雅】天不我將。叶下往。
〔古文〕𠧡𠧢𡵏【唐韻】職緣切【集韻】朱遄切【正韻】朱緣切,𠀤音磚。【說文】六寸簿也。从寸叀聲。【徐曰】簿,文簿也。【廣韻】壹也,誠也。【增韻】純篤也。【易·繫辭】夫乾,其靜也專。【孟子】不專心致志,則不得也。
又獨也。【書·說命】罔俾阿衡,專美有商。
又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子革對曰是四國者,專足畏也。
又擅也,自是也。【中庸】賤而好自專。【禮·坊記】父母在,饋獻不及車馬,示不敢專也。
又【左傳·桓十五年】祭仲專,鄭伯患之。
又姓。吳人專諸。
又【集韻】徒官切,音團。聚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其民專而長。
又叶陟鄰切,音珍。【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】奉事循公姥,進止敢自專。晝夜勤作息,伶俜縈苦辛。 【韻會】通作顓剸。【正字通】專叀通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昭三年】是四國者,專足畏也。况加之以楚。〕 謹按况加之以楚文義未了,年分亦誤。謹改昭十二年子革對曰是四國者,專足畏也。
〔古文〕㷉【廣韻】於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紆胃切,𠀤音畏。【說文】从上按其下也。从𡰥从火,从又持火,所以㷉繒也。隸作尉。【廣韻】𠋫也,安也。
又官名。【黃震曰】尉,古司𡨥官,至秦漢改今名。義取除姦,安良民也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廷尉,秦官,聽獄必質於朝廷,故曰廷尉。尉,平也。【史記·張釋之傳】今旣下廷尉,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
又【百官志】太尉,秦官,掌軍事。【應劭曰】自上按下曰尉,武官悉以爲稱。
又縣尉。【漢官儀】大縣兩尉,長安四尉,分左右部。五代時,尉皆軍校爲之,建隆閒詔諸縣,置尉一員,在主簿下。
又姓。鄭大夫尉止。又尉遲,複姓。
又【集韻】於勿切,音鬱。【風俗通】火斗曰㷉。【韻會】說文,持火所以申繒,音畏。今俗又加火作熨,音鬱。 【正字通】尉本作𤈫,或書作㷉。俗从小作尉。慰安之慰亦借㷉。申繒用火,从小者,从火之譌。㷉斗作熨,非。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祖昆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租昆切,𠀤音遵。【說文】高稱也。【廣韻】重也,貴也,君父之稱也。【易·繫辭】天尊地𤰞,乾坤定矣。【孟子】天下有達尊三:爵一,齒一,德一。【禮·表記】使民有父之尊,有母之親,而後可以爲民父母。
又敬也。【禮·曲禮】禮者,自𤰞而尊人。雖負販者,必有尊也。
又【說文】註酒器。【周禮·春官】司尊彝,掌六尊六彝之位。六尊,謂犧尊,象尊,著尊,壺尊,太尊,山尊,以待祭祀賔客。
又姓。【風俗通】尊盧氏之後。與宗通。
又叶將鄰切,音津。【前漢·班固敘傳】大祖元勳,啓立輔臣。支庶藩屛,侯王𠀤尊。
又叶此緣切,音銓。【前漢·班固敘傳】割制廬幷,定爾土田。什一供貢,下富上尊。 【說文】尊本酒器,字从酋,廾以奉之。或从寸。或从缶作罇。【集韻】亦作㽀墫。【正字通】今俗以尊作尊𤰞之尊,酒器之尊別作樽,非。樽,林木茂盛也。𢍜。
考證:〔【禮·表記】使民有父之尊,有母之親,然後可以爲民父母。〕 謹照原文然後改而後。〔【周禮·春官】司尊彝,掌六彝六尊之位。〕 謹照原文改六尊六彝。
〔古文〕𡬻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心切,𠀤音潯。【說文】繹理也,本作𢒫,从工口,从又寸。工口,亂也。又寸,分理之也。彡聲。【增韻】求也。【前漢·黃霸傳】語次尋繹。【註】抽引而出也。
又度名。【周禮·地官·媒氏註】八尺曰尋,倍尋曰常。【小爾雅】四尺謂之仞,倍仞謂之尋。【孟子】枉尺而直尋,宜若可爲也。
又仍也,繼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日尋干戈,以相征討。【古語】毫末不扎,將尋斧柯。
又俄也。【晉羊祜讓開府表】以身誤陛下辱高位,傾覆亦尋而至。
又用也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將尋師焉。【註】尋,用也。
又侵尋,猶浸淫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巡郡縣,侵尋太山矣。
又借作溫燖。【左傳·哀十二年】吳使人請尋盟。子貢曰:若可尋也,亦可寒也。【註】尋,重也,溫也,前盟巳寒,更溫之使熱。與燖義同。
又長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關以西,秦晉梁益閒,凡物長謂之尋。
又俗謂庸常爲尋常。
又姓。晉尋會,唐劉黑闥將尋相。 【韻會】毛氏曰:从口。俗从几作𡬶,非。𠙛。
【唐韻】常具切【集韻】殊遇切,𠀤音澍。【說文】立也。从壴,从寸持之也。【乾坤鑿度】定風尌信。【註】聖人尌立卦也,卦信風以能相應也。
又童僕曰尌子。【後漢·𨻰寔傳】耘夫牧尌。
又姓。【左傳】鄭大夫尌拊。
又【集韻】㕑遇切,音住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或作侸𠊪。 【總要】从寸,諧豈聲。【小篆】作豎,楷作竪。亦通作樹。徐鍇曰:樹之言豎也。【正字通】按樹立,樹藝皆借樹。會植立意,義通。非樹專指木類,樹立樹藝必用尌也。
【唐韻】都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內切,𠀤音碓。【說文】應無方也。本作𡭊。【爾雅·釋言】對,遂也。【疏】遂者,因事之辭。【廣韻】答也。【增韻】揚也。【詩·大雅】以對于天下。【註】答天下仰望之心也。【書·說命】敢對揚天子之休命。
又【禮·曲禮】侍坐於先生,先生問焉,終,則對。【又】君子問更端,則起而對。【註】離席對也。
又次對,轉對。【王球貽謀錄】唐百官入閤,有待制次對官。後唐天成中,廢待制次對官,五日一次,內殿百官轉對。
又當也,配也。【詩·大雅】帝作邦作對。【註】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。
又對簿。【史記·李將軍傳】廣年六十餘矣,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。
又敵也。【吳陸遜曰】劉備今在境界,此疆對也。
又凡物𠀤峙曰對。【杜甫·萬丈潭詩】山危一徑盡,岸絕兩壁對。
考證:〔【禮·曲禮】侍於先生,先生問焉,終,則對。〕 謹照原文侍下增坐字。
〔古文〕𡭎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到切【正韻】杜到切,𠀤音盜。【說文】導,引也。从寸道聲。【徐曰】以寸引之也。【周語】𠋫人爲導。【註】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。【孟子】君使人導之出疆。
又治也。【書·禹貢】導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【註】言治山通水也。
又通也。【周語】太子晉曰:川氣之導也,疏爲川谷,以導其氣。
又【增韻】啓迪也。通作道。【論語】道之以德。
又【前漢·文帝紀】道民之路在務本。
又簪導。【釋名】簪,兓也,以兓連冠於髮也。導,所以導櫟鬢髮,使入巾幘之裏也。南齊高祖性儉約,見主衣中有玉導,曰:留此是興長敝源。命擊碎之。
【字彙】古叔字。註見又部六畫。
按《說文》叔或从寸从尗作𡬧。非从禾。本部後六畫有𡬧字,註同叔。疑卽𡬧字之譌。
【字彙補】漢隸釋與爵同。亦作①𤔴。①字从爫从𡬠。𤔴字原从爫从罒从𡬠。
【集韻】式竹切。同叔。【說文】拾也。汝南名收芋爲叔。或从寸。
【字彙補】卽契字。見漢史晨祀孔廟奏銘。
【正字通】古文守字。註詳宀部三畫。
又姓。
【集韻】悲檢切。與貶同。【說文】傾覆也。本作𦥘,从寸从臼。杜林說,以爲貶損之貶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此不足以揚名發譽,而適足以𦥘君自損也。【字彙補】古文貶字。註詳貝部五畫。【唐韻】貶本字。【說文】傾覆也。从寸,臼覆之。寸,人手也,从巢省。杜林說:以爲貶損之貶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𡬯君自損。【韻會】譌作𦥘。